還未到武當山下,前來接應的四俠張鬆溪,六俠殷梨亭均已經趕到,準備壽禮的蘇櫻,也已經乘著馬車趕來。
武當七俠各有所長。
宋遠橋深通易理,衝澹弘遠。
俞蓮舟從容理智,踏實勤勉。
俞岱岩精明強乾,穩重大氣。
張鬆溪機智過人,八麵玲瓏。
張翠山悟性最高,根性最好。
殷梨亭劍術最精,性格最柔。
莫聲穀勤奮好武,內外合一。
許多人覺得武當七俠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是不是有些名不副實?
實際上,武功最高的宋遠橋、俞蓮舟兩人,已然可以比肩少林龍樹院首座空聞、藥王院首座天鳴。
與方丈堂的玄難、玄渡、玄悲,羅漢堂的方生,龍樹院的空智、空性等各院精英相比,也絕不相差半分。
不要忘了,少林天、玄、空字輩的高僧,均已經七八十歲,而宋遠橋俞蓮舟不過四五十歲,差了二十多年。
武當派武功特性,越練到後邊進境越快,等到宋遠橋俞蓮舟七十歲,學成太極玄功,武功又該何等高深?
同年齡的情況下,少林各院能夠勝過武當七俠的,可謂屈指可數。
如果非要尋一個例子,除去已然經脈寸斷的玄澄大師,那定然是南少林的天才弟子——無花和尚!
玄門正宗、佛門正宗的武學,往往都是年齡越大武功越高。
遇到一個不知名老和尚老道士,判斷他的武功如何,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的胡子白不白,眉毛長不長。
如果看到胡子花白、眉長二尺、麵如枯樹皮、慢悠悠掃地的,一定要有多遠跑多遠,有多快跑多快。
……
武當山下有解劍石,要把兵刃去了才能上山,否則視為挑釁。
不過這事也會出現bug!
比如李瑾瑜的暖玉簫,你能說這是武器麼?能說不是武器麼?
又比如何君琪身上的毒蟲,每一樣都能殺人害命,顯然是武器,可離了何君琪,誰能控製這些毒蟲?
俞蓮舟顯然不是頑固之輩,李瑾瑜等人均是朋友,用不著死守規矩。
隻要不是光明正大扛著刀槍,那便隻當做是什麼都不知道,到時候萬一打起來,己方也能多幾個幫手。
……
上了武當山,張翠山急著去拜見師父,李瑾瑜自然也是同去。
那可是武林泰山北鬥,被譽為陸地神仙的道門無上大宗師,若是不好好瞻仰瞻仰,豈不是大大的可惜?
張三豐此時還在打坐,但他的耳力何等驚人,早已聽到門外聲音。
俞蓮舟等人自是熟悉,其餘的人無論呼吸足音,也都聽得清清楚楚。
一人修行武當九陽功,內功頗有幾分火候;一人內功為邪派;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一個修行道門玄功的年輕人;一個籠罩火氣的少女;一個籠罩木氣的少女;一個修行苗疆心法;一個修行的似乎是逍遙派心法……
張三豐自知徒弟品行,若是尋常人絕不會帶來,怎的一次性帶這麼多?
右手輕輕一揮,門已打開,信步走出,眼睛頓時便移不開了。
他一搓眼睛,還道是看錯了。
堂堂無上大宗師,怎麼可能有絲毫看錯?隻不過太過震驚,這才做出此等失態的表現,卻又符合長輩之慈。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張三豐視自己的弟子為子女,如今離家十年,被認為身隕弟子歸來,如何能不興奮?
張翠山趕忙上前,大禮跪拜。
“徒兒參見師父。”
“好好好,回來就好啊!”
這裡這麼多人,心情再激動,也不好一直如此,張翠山起身,把殷素素和張無忌拉到了前麵。
“師父,這是徒兒娶的妻子,這是徒兒的孩兒,弟子大膽,娶妻之時,沒能稟明您老人家,還請師父恕罪。”
“你在外麵足足十年,難道便等上十年,待稟明了我再娶麼?”
“素素出身……天鷹教。”
“那又如何,隻要媳婦人品不錯,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們山上,難道不能潛移默化於她?
翠山,為人不可胸襟太窄,千萬彆自居名門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
這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隻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俞蓮舟道:“師父,這幾位都是江湖中的英傑,尤其是這位,在公子榜上的排名,比五師弟昔年還高呢。”
眼前這老道士,雖然穿著身尋常的青白色道袍,看起來風輕雲澹,毫無氣勢,甚至可以說有些不修邊幅。
但隻在那裡一站,便好似已經讓萬物陷入均衡,便是有能夠引動天地元氣的絕學,此時也難以施展半分。
這是炫耀武功麼?
當然不是!
因為這對於張三豐而言,已經是如同手腳一般的尋常事物,難道有人會四處炫耀自己有手有腳?
李瑾瑜甚至能夠感覺到,張三豐周身籠罩的太極紋路,已然在壓製身上的氣機,否則儘數傾瀉出來,眾人怕是會在一瞬之間,儘數跪倒在地。
而這種氣機,也隻是因為看到張翠山太過激動,稍稍泄露出一兩分,看向李瑾瑜的瞬間,已然全部都收起。
此時再看過去,似乎就是一個不會武功慈眉善目的老道士。
李瑾瑜趕忙上前見禮:“晚輩李瑾瑜,久仰張真人清名,可惜無緣拜見,今日得睹芝顏,實屬三生有幸。”
“五年前狄閣老過武當,與貧道品茶論道,說有一名為‘瑾瑜’的晚輩,清貴稚雅,卓爾不群,看來狄閣老所言非虛,果然是人中龍鳳。”
段譽上前一步,施禮道:“晚輩大理段譽,見過張真人。”
虛夜月、何君琪等亦紛紛見禮。
年歲大的人,對於俊秀的晚輩總有幾分喜歡,尤其幾人都是帥哥美女,也都各有成就,絕無一人紈絝。
如李瑾瑜這種,更是已經於邊關立下戰功,於國於民大有功勞。
張三豐年輕時,曾親眼見到過邊關之亂,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貴。
聽聞李瑾瑜從蒙元高手刺殺中護衛遼國使團,又在皇宮夜宴上大挫遼國高手的氣焰,為談判結盟獲取大量好處,不由得多多稱讚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