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四密尊者為了裝叉,竟然是以梵語誦念,漢語佛經都聽不明白,梵語在燕南天耳中就是天書一般。
四人無奈,隻能出手應招。
哈赤知閒雙手一擺,貼在胸前,隨即緩緩前推進,強橫的壓力恍若一堵牆壁,片刻不停往燕南天壓去。
腳下踏著奇異的步法,似前衝又似退避,再一看,又像是原地不動。
他有一個多甲子的渾厚功力,再加上二十四喇嘛的輔助,更是好似搬起一座巨山,泰山壓頂,重力碾壓。
苦彆行鐵缽離手旋飛,圍繞著燕南天飛速旋轉,阻攔燕南天的劍路。
威力雖然不甚強力,但有很強的乾擾效果,燕南天出招收招,總會被帶偏一二,無法傾儘全力出劍。
容白正雅揚起佛珠,珠串斷開,一百零八顆佛珠排隊般一粒接一粒。
諸多佛珠排成一字形,看起來既像是長槍,又像是長鞭,向燕南天肋下穴位激射而去,既好看又怪異。
寧爾芝蘭右手平削直砍,左手翻騰搖擺,有一種既剛猛霸烈又圓靈盈飄的氣勢,輕重剛柔變化多端。
兩股勁力給人極不協調的感覺,可到了燕南天身側之時,竟融合為一,變成正反交集的狂飆勁力。
二十八位大喇嘛聯手,還有七位太行刀客,三十六綠林高手虎視眈眈。
燕南天劍術雖然高深莫測,更有死戰不退的戰意,卻也被攔在此地。
事實上,繼續打下去,反倒是燕南天更占優勢,畢竟此地是長安,隻需堅持半刻鐘,朝廷大軍便會到來。
這些大喇嘛知曉這個道理,但一來接到了命令,二來刺殺狄仁傑的誘惑實在太大,卻也隻能咬牙堅持。
可惜他們忘了,在這裡,出手的並不隻是燕南天,還有一個虛若無。
武功比肩裡赤媚的虛若無!
不知何時,鬼王鞭已在手中。
鬼王鞭法鬼神莫測,倏忽不定,無跡可尋,鞭風時有時無,有時極快而夾帶尖嘶,有時奇速但聲息全無。
長鞭好似活過來一般,不住翻騰舒伸,時像毒蛇吐信,時似怒龍翻空。
有時卷成一團又一團的鞭環,鞭圈內布滿罡氣,點到敵人,瞬間擊殺。
有時如蜻蜓點水,鐵鶻折翅,猝然而落,翩然而起,招招直奔死穴。
有時也如長槍大戟,橫掃直劈,變化迅捷靈巧,細時如針,勁時似箭,急時無影,柔時如風,快時如電。
杜殺等人本就武功不俗,又學了左武王傳授的奇招,可麵對虛若無的鬼王長鞭,竟然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驀的,虛若無感覺到了什麼,冷哼一聲,長鞭急點,如同長矛一般,鞭梢飛速的震顫,又像是一條響尾蛇。
“噗嗤!”
鬼王鞭從李大嘴胸前刺入,從他後心刺出,結束了他無奈的一生。
要說李大嘴這一生,雖然可以說是作惡多端,卻也難逃“無奈”二字。
他雖然貌不驚人,武功一般,但才學能力頗為不俗,曾經深得三湘之地武林大豪鐵無雙信任,招為女婿。
李大嘴對此心滿意足,鐵無雙的女兒卻覺得委屈,不免紅杏出牆。
李大嘴苦勸幾次,他的妻子不但不聽勸告,反而變本加厲,李大嘴盛怒之下,辣手殺人,隨即逃奔惡人穀。
惡人穀內惡人多,若是沒有一手超卓的武功,絕對活不過三日。
李大嘴武功不高,隻能用一種方式生存,那便是用食人作為恐嚇,讓彆人都懼怕自己,以此來維持生存。
沒有人知道,“不吃人頭”隻是他為了嚇唬人故意為之,實際上他最喜歡吃紅燒肉,隻不過不敢表露出來。
往日不敢表露,如今長鞭貫胸,李大嘴忍不住苦笑道:“他奶奶的,好想在死之前,吃一碗紅燒肉啊!”
話音未落,氣息已絕。
虛若無長鞭輕輕一揮,鞭梢飛射向哈哈兒,如果說這些惡人中,李大嘴武功倒數第一,哈哈兒便是倒數第二。
李大嘴立身根本是恐嚇,哈哈兒立身之本則是陰險,極致的陰險。
笑裡藏刀小彌勒哈哈兒,最擅長一邊磕頭求饒一邊施放暗器。
可惜,他的對手是虛若無。
虛若無從未把自己當成江湖人,更不會在乎江湖規矩,管他是磕頭求饒還是寧死不屈,直接便是當頭一鞭。
“啪!”
哈哈兒腦漿迸裂,死屍倒地。
屠嬌嬌見此狀若瘋虎,拚命地向著虛若無殺去,誰都不知道,屠嬌嬌和哈哈兒,背地裡實際上是情人。
屠嬌嬌一向覺得,兩人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日後必要同年同月同日死。
因此,原劇情中,哈哈兒連施毒計為屠嬌嬌複仇,屠嬌嬌卻拚著最後的力氣,偷襲扭斷了哈哈兒的脖子。
此刻是哈哈兒先死,屠嬌嬌自然想著拚死報仇,要麼便身死當場。
屠嬌嬌的武功智計,綜合能力,在惡人中僅次於杜殺,當初燕南天栽在惡人穀,便是因為屠嬌嬌設計。
但還是那句話,她選錯了對手。
她的智計,她的武功,她的癲狂,在虛若無麵前沒有任何意義。
長鞭一揮,屠嬌嬌倒地。
杜殺哀歎一聲,心知今日已難有生路,決定殊死一擊,隨即倒在鞭下。
白開心想要跑路,被千牛衛張環李朗攔住,鐵棍轟下,魂飛西天。
陰九幽中了一招鬼王十三拍,被鬼火侵入體內,徹底成了孤魂野鬼。
馬亦雲嚇得屁滾尿流,但千牛衛不會有絲毫手軟,沉韜肖豹上前,兩根鐵棍豎直劈下,收走她的性命。
白山君歎了口氣,他不願死在彆人手中,揚起鋼刀,揮刀自刎。
隨著虛若無空出手來,密宗喇嘛不免心驚膽顫,正要命令太行刀客和綠林高手圍攻,卻發現一個俊俏公子,帶著一群高人飛衝而至。
天下第一莊莊主,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平日做男裝打扮,英姿颯爽,比同樣著男裝的孟麗君猶有過之。
莊內養的那些高手,說是天下第一自然言過其實,卻也算是二流人物。
其中有幾個高手,在江湖中足以排入一流,上官海棠也隻稍勝半籌。
不僅上官海棠至此,李瑾瑜少年時結下的另一重關係,也帶人來援。
李誌常!
李瑾瑜年少時的好友,長春真人丘處機弟子,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
左武王想到了王重陽,想到了丘處機,卻忘記了,全真天罡北鬥陣集群圍攻,三代弟子也能發揮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