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南仙道:“他不是常人,難道我就是常人?就算不是公主,我也是大才女,絕不亞於漢人的那些才女。”
耶律洪基道:“他身邊環繞不知多少鶯鶯燕燕,全部都是絕色。”
耶律南仙道:“這麼優秀的人,如果身邊沒有女人,那才是怪事!”
耶律洪基道:“中原的皇帝要給他賜婚,他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師姐。”
耶律南仙聞言一愣。
她和李瑾瑜沒有太多接觸,隻看過李瑾瑜縱橫無敵的英姿,內心之中存了些念想,連“一見鐘情”都不算。
如果李瑾瑜沒有妻子,耶律南仙不介意爭一爭,如果有妻子,且不提遼國的臉麵,耶律南仙也不甘於人下。
越有本事的人越傲氣。
耶律南仙是遼國公主中,文采武功智計容貌的絕對魁首,遼國的各路王公貴族,追求耶律南仙的不計其數。
耶律南仙曾表示,我想嫁給縱橫天下的絕世豪傑,你們這些隻會靠父母的二世祖,不要來汙我的眼。
因為這一句話,耶律南仙今年已經年滿二十歲,卻仍舊沒有嫁人。
被人串閒話串的多了,不免暗暗調低了標準,沒錯,在她心目中,李瑾瑜屬於降低標準後的目標人物。
耶律南仙少時喜歡漢家文化,讀了很多漢家書籍,小時候的目標是:
——“天可汗”李世民。
長大後覺得目標太過不切實際,幻想了許多漢家英豪,同時也在努力地提升自己,讓自身變得更加優秀。
因為她小時候說出夢想,她的母親問了她一個問題:
——如果世間真有天可汗,那麼你憑什麼覺得,你能配得上他?
耶律洪基道:“現在說這些還是太早,還是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耶律南仙是他的小女兒,也是他最優秀的女兒,隻是一直沒有許人。
此次中原送親使團到來,帶隊的是中原公子榜的魁首,乃是中原最優秀的天才,據說曾鬥敗蒙元天驕。
耶律洪基帶耶律南仙來此,未嘗沒有相親的意思,可惜李瑾瑜有中原皇帝賜婚,此事多半是要作罷了。
“唉!”
耶律洪基歎了口氣。
若是遼國有這般優秀人才,便是讓我裝十年軟蛋,我也都認了。
可惜,沒有!
天下隻有一個李瑾瑜!
……
耶律洪基的預感很準確。
簡單休整一番過後,楚王大軍再次發起進攻,轟鳴戰鼓響徹百裡,馬蹄之聲有如雷霆,又像席卷而來的潮水。
耶律阿璉早已準備三百大嗓門。
這些人扯著脖子喊道:“附逆之人聽著,跪地投降者免罪,如果繼續冥頑不靈,這便是你們的下場……”
他們本就是大嗓門,又有足足三百人呼喝,並且用銅鐘擴音。
這一番呼喊,當真是聲傳數十裡。
高台之上,耶律阿璉揮手示意,劊子手大刀斬下,把賀魯大卸八塊。
這還不算完,又把屍體扔到投石機之上,對著楚王軍營投擲了過去。
看著從天而落的腦袋,耶律涅魯古啊呀一聲,氣的差點抽過去。
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最優秀的兒子在兩軍陣前被斬首,這種打擊實在是太大,尤其非常的損傷士氣。
肖清芳小聲道:“報仇!”
意思是以報仇增添士氣。
耶律涅魯古心說放你娘的屁,這是造反掉腦袋的事,不是私仇,現在說這些,讓麾下將士做何等想法?
跟著你是為了“正統”,是為了能夠升官發財,你現在和我說私仇?
若是喊一句“戰士們衝,給我兒子報仇”,耶律洪基能笑的背過氣。
耶律涅魯古早就準備造反,多年積累非常豐厚,來之前也做好了準備。
大手一揮,同樣是三百大嗓門,同樣是扯著嗓子對罵,同樣是銅鐘擴音。
這裡要解釋一下,銅鐘擴音和李瑾瑜沒什麼關係,最早用這招的,是隋唐時期淨念禪院方丈了空和尚。
後來這一法門流傳出去,就連少林修行獅吼功的高僧,也配備大喇叭!
耶律涅魯古一方呼喊的,大多是什麼正統、利益、契丹的勇武傳統……
倒也不用詩詞格律,因為尋常將士聽不懂,直接大白話呼喝,戰場之上環繞著契丹語,讓李瑾瑜覺得蛋疼。
心說你們學了多少年漢文化,什麼時候也會玩“名正言順”這一套了?
李瑾瑜的契丹語,隻是隨隨便便學了兩句,大多數聽不懂,而且這些肯定不是好話,不需要蕭遠山翻譯。
隻不過先前還覺得戰爭慘烈,此刻這番對罵,倒是增添了幾分滑稽。
帶著鮮血味道的滑稽!
帶著殘酷味道的滑稽!
一點也不滑稽的滑稽!
空氣中彌漫的濃鬱的血腥氣,烏鴉在半空中“呱呱”的哀鳴。
遠處的山峰懸崖上,棲息著十幾隻眼睛血紅的禿鷲,它們會在兩軍停戰的時刻,飛撲下來痛快的享受美味。
透過銅鐘發出的呼喝,不像是在進行對罵,更像是送葬的喪鐘。
蕭遠山無奈的閉上雙眼。
他是一個非常討厭戰爭的人,當年便主張與中原結盟,和平相處,可惜被慕容博和玄慈破壞大好局麵。
如今終於有了機會,見到的卻不是結盟的喜悅,而是殘酷的血殺。
人已經不再是人,而是機械的抽刀揮刀、亂砍亂殺的機器。
“李小子,你說這是為什麼?”
李瑾瑜道:“野心!”
蕭遠山道:“就為了兩個字?”
李瑾瑜道:“這兩個字不夠麼?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這兩個字而送命,多半是湖裡湖塗的冤死鬼。”
蕭遠山道:“漢人是如此,遼人也是如此,蒙元、滿清、西夏、吐蕃全都如此,就連出家人也不例外。”
李瑾瑜道:“人的野心是不會結束的,出家人終歸也是人,縱然世上存在神聖仙佛,又豈能真的無私無欲?”
李元芳道:“有件事很奇怪,耶律乙辛說楚王招攬了兀顏延壽,但對麵的軍陣之中,似乎沒有兀顏延壽。”
史文恭道:“那有什麼?難道楚王這麼多兵馬,沒有兀顏延壽就不行?”
李元芳道:“兀顏延壽是遼國兵馬元帥之子,精通兵法韜略,若是想要速戰速決,需要他來指揮進攻。”
蕭遠山道:“他不在這裡。”
蕭峰道:“那會在何處?”
李瑾瑜道:“幽州!”
李元芳驚呼道:“什麼?”
李瑾瑜道:“楚王擔心的,不僅是耶律家的元老,還有中原的援兵,也就是左威衛大軍,必須要有人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