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了?”
尉遲明鏡看著毫無損傷,身上衣服連一絲褶皺都沒有的李瑾瑜,心終於放到了肚子裡,心說可彆再出幺蛾子。
李瑾瑜道:“當然沒事。”
“咳咳~正經一點!”
李瑾瑜道:“本來就沒什麼事,就是喊我進宮敲打敲打,隨便罵兩句就完事了,要不然還能打我不成?”
尉遲明鏡道:“打不得你?”
李瑾瑜道:“大姐可以隨意,您高興就好,不過那位可是無上大宗師,隨便一巴掌,就隻能下輩子再見了。”
尉遲明鏡道:“呸呸呸,不許說這些不吉利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事?”
李瑾瑜道:“我覺得吧,主要還是想誇誇我,畢竟她最近不是很順。”
李瑾瑜護送使團這段時間,武則天何止是不太順,簡直快給氣炸了。
卻是越王當初起兵造反,兵敗之前把一大批財寶封存起來,又封存諸多武功秘籍、兵刃鎧甲,乃至於糧草。
藏寶之地遍布機關,比之昔年楊公寶庫還要隱秘,還要危險許多倍。
藏寶圖被分為三份,分彆藏在三冊名為《藍衫記》的書籍中,留給身邊三個親信,讓他們日後扶保李唐。
三人分彆李規、劉查理、吳孝傑。
李規是越王之子,自此之後失去了蹤跡,至今也沒有現身。
劉查理在湖州建立一座莊園,莊園背靠翠屏山,內有無數機關暗道。
吳孝傑進京為官,憑借昔年留下的一點關係,逐步升任到了掌院學士。
武則天派狄仁傑去湖州,便是為了調查藍衫記寶藏,想要了結此事。
哪知想要藍衫記寶藏的,又何止是武則天一人,各路勢力紛至遝來,就連太子李顯都暗中潛入湖州。
雖然知道親兒子惦記皇位,武則天對此也感到憤怒,更讓她憤怒的是,最最想要寶藏的,竟然是內衛。
主管此事的內衛府閣領許世德,對這批寶藏起了貪念,想要借皇帝之手除掉所有人,然後再私吞寶藏。
許世德為什麼貪錢呢?
因為內衛的工作不僅危險,而且工資實在是太低,付出收獲不匹配!
許世德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帶著巨額寶藏,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比如大理、桂林,做一個富家翁。
武則天差點沒給氣死。
心說內衛的工資雖然低,但手中權力著實不小,你們偷偷以權謀私,小小的撈一筆,難道我還會在乎麼?
許世德窮的叮當響,另一位內衛府閣領鳳凰,出手就是一錠金子。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最終,許世德被五馬分屍,屍體扔到山中喂狼,太子李顯回宮反省。
此事看似已經解決,實則不然,至少還有兩件事沒有結果。
其一,藏寶圖隻得到一份,其餘兩份不知去向,日後定然會掀起風波。
其二,出現在湖州的李規,竟然隻是一個替身,包括他手中的藍衫記,都是偽造,真正的藍衫記從未出現。
可無論是真李規還是假李規,至少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李規還活著。
李規不僅活著,並且一直都在關注著太子,如何不讓人感到心驚?
茫茫人海,縱然內衛無孔不入,卻如何尋得到李規?莫說找尋,連去何處找尋李規,都完全沒有頭緒。
在湖州事事不順利,回到洛陽又看到武三思上躥下跳,聚集什麼高手想要做什麼破事,惹得武則天暴怒。
那些高手什麼事都還沒做,便被金吾衛的強弩射成了刺蝟。
再然後,武三思陪著李顯,兩人一同布衣素食,在家中反省過錯。
在這種情況下,又聽聞遼國之地發生叛亂,遼兵進攻幽州城,幽州城內有人興風作浪,武則天當即怒火衝天!
好在叛亂及時解決,所有叛逆全部授首,攻打幽州的敵兵全軍覆沒。
而在遼國叛亂中,李瑾瑜單槍匹馬陣斬敵酋,勇冠三軍,威震天下。
曾經的李瑾瑜雖然出眾,卻也隻是少年英傑,和他比對的是少年天才。
如今和李瑾瑜比對的,卻是蒙元的思漢飛,滿清的鼇拜等名將。
尤其李瑾瑜持槍衝鋒陷陣,長槍揮灑所向披靡,日後沙場爭鋒,單單李瑾瑜一人,便能讓無數人感到頭痛。
思漢飛甚至傳出話去,想要與李瑾瑜槍矛對決,看看是槍快還是矛利。
參與契丹叛亂的李儘忠和孫萬榮兩位部落統領,又通過李瑾瑜進獻降書表示歸降,大大漲了武則天的臉麵。
相比於這些大功勞,李瑾瑜暗地那些小動作,比如開馬場之類的,武則天並未放在心上,隻是隨口敲打。
武則天不怕有小心思的能臣,怕的是與世無爭什麼都不需要的聖人。
聖人是需要供起來的!
武則天沒有這種心思,她不想把任何人供起來,隻想讓那種人去死!
更何況,彆人有小心思,自然是要多多敲打,李瑾瑜有小心思,本就是她暗中放縱,反而更加高興。
隻是有一點出乎預料,便是李瑾瑜開辦馬場,竟然還有諸多思索。
雖然有招攬人心的嫌疑,但這些年李瑾瑜招攬的人心,難道還少了?
最終這事落到實處之後,最能招攬人心的還是皇帝,武則天多多支持還來不及,又怎麼會暗中使絆子呢?
最無奈的要屬武三思。
這位“大菜葉”思慮許久,想要除掉李瑾瑜,命令親信上書參奏。
結果武則天不僅沒有處罰,還把那些上書參奏的官員,找借口敲打,有的降職罰俸,有的甚至直接一擼到底。
多番辛苦全是無用功,武三思氣的咬牙切齒,恨不得親手宰了李瑾瑜。
這個混蛋!
到底是哪路神仙轉世,怎麼年紀輕輕就有這麼大的本事?
……
李瑾瑜打了個嗬欠,張開手臂伸了個懶腰,把手中的奏折合了起來。
武則天布置的課後作業,也可以說是自己主動作出來作業,現在好不容易寫完,趕緊交給武則天請她審批。
按理來說,奏折該先上呈閣部,不過李瑾瑜不管這個,直接去皇宮。
或許是時間沒選好,正好卡著飯點到了皇宮,看著來送奏折的李瑾瑜,武則天心說你這應該是來蹭飯的吧?
“瑾瑜,還沒吃晚飯吧?”
“臣感念君恩,忙碌至今,剛剛寫完奏折便呈上來,連口水都沒喝!”
“嗯,看來身體不錯,這麼長時間沒吃東西,竟然還撐得住……”
李瑾瑜:(ˇˇ
武則天笑道:“算了算了,朕一個人吃飯也是無趣,便再添雙筷子。”
正常情況下,和皇帝吃飯,渾身上下不自在,紅燒牛肉能吃出牛屎味。
李瑾瑜卻不在乎規矩,接過上官婉兒遞來的碗筷,直接夾向四喜丸子。
一般而言,給皇帝吃的飯,應該經過太監嘗膳,防止有人下毒,可武則天修為何等高深,誰能毒得倒她?
因此,菜還都是熱乎乎的。
一熱頂三鮮,再好吃的菜,涼了之後也會變味,除非本就是涼菜。
可即便是涼菜,放久了之後也會變味,而且皇帝的晚膳不能隻有涼菜。
上官婉兒看得額頭流汗,心說正常人聽到武則天留他吃飯,誰敢和皇帝同一個桌子?竟然還敢這麼夾菜?
李瑾瑜不僅隨意夾菜,而且還把四個丸子吃了兩個,並隨口褒貶。
“這個丸子不錯,是魯菜的四喜丸子不是淮揚菜的,淮揚菜的丸子我更喜歡獅子頭,可惜現在不是好時節!”
“這個海參做的也很好,廚子應該打賞幾兩銀子,這是花了功夫的!”
“這個粥可以去查一查,那個廚子至少貪了三十兩銀子,不過煲粥的火候掌握的很好,小懲大誡即可。”
“這個青菜豆腐不錯,用最簡單的材料做最好的菜,他的廚藝應該是禦膳房最高的,這個廚子非常厲害。”
“這條小魚不行,成本實在是太高太高,陛下以後最好還是不要吃,想吃的話,最好把時間換為七八月份!”
“這個湯,嘖嘖嘖……”
食不言,寢不語。
李瑾瑜不僅嘴巴沒閒著,而且連皇帝吃什麼都敢管,武則天不僅沒有分毫動怒,反而覺得非常的有趣。
尤其李瑾瑜說的基本全對。
菜品味道不做評價,畢竟千人千味口味不同,單說和價格相關的。
熬粥的廚子確實貪了一些錢,把所謂的“邊角料”,實則是整隻雞鴨,拿回到家中,偶爾也會拿出去販賣。
那條小魚是放在豬油中,用六百裡加急的方式送來,成本非常高昂。
不過隻是寒冬時節成本高,如果把時間換到七八月份,可以節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