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宮!
今年皇宮夜宴在瑤池宮舉行。
文臣武將,誥命夫人,各自有各自的位置,還有來湊熱鬨的晚輩,偶爾被發現了,也沒有人多說什麼。
事實上,由於武則天太過狠辣,敢來親近的晚輩接近於零。
最近幾年,若有大臣的晚輩參加皇宮的晚宴,武則天看到了,如果是比較靈秀的小兒,基本上都有賞賜。
若是頑劣不堪……沒有大臣會把頑劣的晚輩帶入皇宮,能帶進來的,那一定是某些方麵比較優秀。
除了文武大臣,如全真武當大文殊院大相國寺白馬寺等佛道名門,也派遣一部分佛道高人,準備祈福儀式。
這些人自然安排了素席,皇宮禦廚的手藝,比少林苦瓜大師不遜分毫。
武則天舉起金杯,大笑道:“今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全賴諸位愛卿刻苦勤勉,朕與諸位愛卿同樂!”
眾人趕忙舉起酒杯。
一杯酒喝完,狄仁傑帶頭,大臣挨個說各種奉承話,文采斐然,顯然改了好幾十稿,私下演練二三百次。
李瑾瑜看得分外有趣,偶爾還會學幾句,準備以後用於奉承彆人。
彆說什麼隻有丁春秋、任我行喜歡聽奉承,就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隻不過每個人喜歡聽的好話不同。
有人喜歡聽直白的瞎吹,有些人喜歡文縐縐的引經據典,還有些人喜歡的比較高級,需要懂一些佛道思想。
而在溜須拍馬方麵,參加晚宴的有多少人,比如一百個人,那麼他們就是當世拍馬屁能力的前一百。
是不是清官,能力如何,與會不會拍馬屁無關,李白便寫過這種文章。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
李瑾瑜的封賞還未正式下達,用不著李瑾瑜去拍馬屁,李瑾瑜有充足的時間好好學習,各種詞彙銘記在心。
這也真是不容易啊!
大官先去拍,小官後去拍,還不能說重複的話,吉祥話就那麼多,典故也就那麼多,分配起來卻是不易。
若趕上個非要掉書袋的,一口氣連說十幾個典故,後麵的人可就倒黴了。
很可能辛辛苦苦寫的稿子,突然發現吉祥話和典故全被用了,需要臨時想文章,還不能抓耳撓腮,必須保持淡定的姿態,否則會被人參奏失儀。
——當官也不容易啊!
——尤其是在一群官員中,偏偏你的官最小的時候,那就更不容易!
怪不得要把將軍、兵部放前邊,怕他們想不出詞,把禮部、翰林院之類的放到最後,這群人文化水平最高。
厲害!厲害!學到了!學到了!
說完了各種吉祥話,諸位大臣開始分彆送禮,雖然皇帝富有四海,但每年這個時候,該送禮還是要送一些。
當然,為表清廉,太珍貴的肯定不能送,寫點歌功頌德文章卻還可以。
也可以是神奇的花木,書法寫的好的寫幾幅字,道士抄個《道德經》。
說起來,還是和尚最容易。
《金剛經》的開經偈,是武則天創作的,所以找幾位高僧大德,共同抄寫一部經書,任何時候都能適用。
武則天的書房內,收藏著十幾個版本的《金剛經》,不知該哭該是該笑。
“長歌門弟子公孫蘭獻舞!”
曹正淳高高呼喝一聲,群臣頓時從迷迷糊糊的狀態清醒,準備欣賞歌舞。
公孫蘭在美人榜排行第四,僅次於魔門聖女和靜齋仙子,按照大多數江湖的看法,已然可以稱之為魁首。
畢竟魔門靜齋霸榜數百年,尋常人多數情況下隻能爭第三,唯有公孫蘭比較倒黴,遇到了兩位靜齋仙子,於是乎隻能排第四,前三甲都沒有。
不過相比於彆的江湖門派,長歌門乃是儒家宗門,與朝廷關係緊密,每一代出色弟子,都能參與朝廷的慶典。
其餘諸如“琴仙”、“箏仙”之類的優秀樂師,卻是沒資格參與夜宴。
公孫蘭身著霓裳羽衣,讓本就傾國傾城的容貌變得越發嬌豔,手中拿著一對短劍,劍把上綁著長長的緞帶。
公孫蘭來過皇宮,對此沒有絲毫的怯場,對著武則天施了一禮,隨後便在笙管笛簫中,舞動起了雙劍。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每當想到公孫劍舞,就會想到詩聖的詩歌,每當想到詩聖的詩歌,自然也會想到那個風華絕代的佳人。
詩聖的詩歌不朽,公孫劍舞當然也不朽,千千萬萬年不朽。
現在,劍舞就在李瑾瑜眼前。
隨著七彩羽衣繽紛變幻,美輪美奐的劍氣隨之而變,無論是作為舞蹈來欣賞,而是作為武技,都是當世絕頂。
絢麗!
這是李瑾瑜心中唯一的念頭。
仙舞!
這是李瑾瑜心中唯一的評價。
絕世無雙!
這是李瑾瑜心中唯一的觀點。
不僅僅是李瑾瑜,就連同為女子的鐵飛花、蘇櫻,也沉迷在劍舞之中。
“嗖!”
一抹劍氣到了李瑾瑜身前。
李瑾瑜沒做任何反應,因為劍氣到了身前半尺處,便自然而然收了回去。
兩條長長的緞帶,在公孫蘭手中卻好似活物一般,隨心所欲的變化,就如同手臂的延伸,絕無半分滯澀之處。
當然,距離精細入微的操控,還是差了一些距離,公孫幽與公孫盈能把劍氣精細操控,控製在一寸範圍內。
換而言之,如果是公孫幽與公孫盈舞蹈,可以在劍氣距離一寸之時,輕鬆把劍收回去,動作一如既往的圓融。
公孫蘭輕聲道:“久聞李爵爺不僅武功淵深,而且精通音律,今日乃歡慶之日,不如一並來演舞獻禮。”
聽到這話,鐵飛花和蘇櫻同時把手伸到李瑾瑜後腰,輕輕地擰了兩圈。
卻是當初在遼國大營,舉辦勝利晚宴之時,李瑾瑜和耶律南仙共舞,被遼國的畫師原原本本的畫了下來。
此舉本是為了慶祝勝利,表示遼國和武周的友好,為此特意畫了三份。
耶律洪基自己收藏一份,左威衛大軍的佘太君收藏一份,還有一份送給了李瑾瑜,被李瑾瑜帶回洛陽。
原本這也沒什麼,畢竟這些畫作李瑾瑜隻作為收藏,沒有拿出來欣賞。
可牧場安頓的那些傷兵,或許是太感念李瑾瑜的恩德,不遺餘力的宣揚李瑾瑜的威名,也包括了此事。
中原做生意的商人,把這些事添油加醋傳了回去,已經成為江湖趣聞。
甚至有江湖傳聞,如果李瑾瑜想要勾搭哪位女俠,便會請人跳舞,如果答應了,後麵的話無需細說。
因為沒有說,隻有做!
也有江湖傳聞,如果某位女俠看上了李瑾瑜,可以請李瑾瑜跳舞,如果李瑾瑜答應了,便是郎有情妾有意。
同樣沒有說,隻有做!
眼見公孫蘭邀請共舞,鐵飛花蘇櫻下意識吃點小醋,又想到文武百官都盯著這裡,趕忙又把手全都放下。
這般姿態,如何瞞得過武則天。
老太太今日非常的高興,又覺得李瑾瑜回京這麼久,一直在家休假,實在是太閒,非要給李瑾瑜找點事做。
況且她確實沒看過李瑾瑜跳舞,對此非常的好奇,當即說道:“今日乃是君臣同樂,瑾瑜不妨舞一曲。”
李瑾瑜無奈道:“回稟陛下,臣舞蹈需要樂器,請準許臣使用鐵簫。”
雖然武則天是無上大宗師,但進宮顯然不能攜帶兵刃,莫說長纓、玄翦這種兵刃,就連商羽都被太監扣下。
聽到李瑾瑜的請求,武則天示意了一下,上官婉兒立刻把商羽送來。
李瑾瑜揮了揮商羽,足尖輕點,輕輕飄落到圓台之上,笑道:“在下從未與劍舞相和,腳步若有錯漏之處,還請姑娘多多擔待,姑娘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