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夜月道:“真是野蠻!”
李瑾瑜道:“雷家的人,向來講求辦事效率,如此做事效率最高,自然是如此做,我倒覺得還算不錯。”
何君琪指著一處機關說道:“那裡麵的毒物很不錯,可惜全浪費了!”
李瑾瑜道:“霍休這家夥,平素雖然貪財,卻也知道一個道理,那便是如果命沒了,那便什麼都沒有了,這座保命用的小樓,沒少花費心血。”
虛夜月道:“可惜他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座小樓,被人殺死在外麵。”
李瑾瑜道:“這也沒辦法,雷動天那個蠻子直接用火器,若是不出來,後果就是被埋葬在山腹之中。”
虛夜月道:“雷動天用火器把這裡完全轟炸一遍,又細細搜索過,值錢的東西應該都搜走,為何還有殘餘?”
李瑾瑜道:“因為這些東西是分開存放的,等會兒就知道了。”
何君琪道:“瑜哥哥,如果你麵對這種必死危機,會怎麼做?”
李瑾瑜道:“上策,提前數年經營海貿生意,經營一座海島,遇到事情直接乘船出海,不給彆人半點機會。
中策,提前數年經營西域商貿,在西域留有一處大本營,遇到事情暗中前往西域,把中原的生意全部舍棄。
下策,棄車保帥,把九成的財產貢獻給國庫,換取活命的機會。
下下策,在這裡安排自毀機關,雷動天打上門來的時候,直接把整座山一並摧毀,帶著金銀一起下地獄。”
虛夜月道:“霍休沒有經營海貿和西域生意麼?他應該都有吧?”
李瑾瑜道:“他做了相關生意,卻沒有在海上和西域留有巢穴,青衣一百零八樓,聽起來後手無數,實際上全都在中原,隻能算是一條後路。”
何君琪道:“狡兔三窟,霍休還差了兩窟,想要活命,隻能破財!”
李瑾瑜道:“他舍不得破財,就如同當年的大金鵬王,舍不得給高宗皇帝的貢品,所以他們失去了庇護。”
虛夜月道:“最後一策呢?”
李瑾瑜道:“那是同歸於儘,拉著敵人一起死的手段,反正霍休這家夥屬貔貅的,不如用金山銀海做棺材!”
虛夜月道:“可他全都沒做。”
李瑾瑜道:“所以他的勢力被各大勢力瓜分,他的財產被充入國庫,他的性命也喪失在了無名山穀中。”
說話功夫,李瑾瑜到了一處平台。
那裡原本是一個巨大的鐵籠,不過已經被炸塌,連巨石圓台都被掀起。
李瑾瑜持槍在手,對著對麵的山壁旋轉突刺,長纓好似一個鑽頭,轉瞬間鑽出一個數尺深的大窟窿。
霍休雖然以機關護身,但對於機關並非完全信任,最值錢的寶藏,向來都是直接封起來,需要的時候再挖掘。
什麼按動機關石門掀開露出裡麵金山銀海,霍休是絕不可能這麼做的。
霍休藏東西,就是讓人連找都不知該如何找,就比如這片山壁,無論怎麼看都是山壁,絕無機關暗道的痕跡。
以李瑾瑜的武功,長纓的鋒銳,也用了足足小半時辰,才挖出洞穴。
擒龍功發動,從漆黑幽暗的洞窟中抓住兩個錦盒,這是霍休最後的珍寶。
一塊暗紅色的碎片,現身刹那,自動融合到李瑾瑜手中的碎片之內,四塊碎片融合起來,已經可見劍身模樣。
一塊青銅色的銅盒,赫然便是傳說中的蒼龍七宿,據說得此可得天下。
虛夜月道:“瑜哥哥,咱們這次還是把蒼龍七宿獻給陛下麼?”
李瑾瑜道:“當然不用,等到她過生日或者過年,再把這東西作為禮物獻上去,咱們也能少備一份禮物。”
何君琪道:“不僅少備禮物,而且陛下還必須給予相應的獎賞。”
李瑾瑜道:“這就叫雙贏!”
……
雙贏當然是一件好事。
李瑾瑜做事向來喜歡雙贏,就比如討寇大將軍的聖旨和虎符送來,李瑾瑜立刻便去挑選心儀已久的大將軍。
提到倭寇,就不得不提兩個名字。
俞龍戚虎。
“俞龍”指的是俞大猷,“戚虎”指的是戚繼光。
兩位大將軍不僅兵法卓絕,而且各有無數奇聞異事,比如俞大猷曾單棍壓少林,挑了全部武僧,比如戚繼光請夫人閱兵,給夫人殺雞補身子。
能夠名傳千古的大將軍,當然不僅僅是某方麵的功績,比如戚繼光,人家是南征北戰,平定邊患,功勳累累。
如今的戚繼光,剛好便在來州。
當初焉耆都護府大戰結束,武則天為了表功,封了一大堆官職,其中便有來州水軍都統,和戚繼光算是同僚。
如今奉命要去蕩平倭寇,自然要把這位同僚帶上,然後就可以把指揮打仗的任務交給他,自己要麼揮槍砍殺,還可以在看到海島時找尋機緣。
戚繼光得了討寇的功勳,李瑾瑜得了揮槍的暢快和海島上的機緣。
這叫什麼?
這叫雙贏!
當然,雙贏最基礎的條件,便是一定要贏,唯有贏了才能算是雙贏。
李瑾瑜站在戰船船頭,長纓的紅色絲絛迎著海風瑟瑟飛舞,看著眼前碧波萬頃的大海,心中湧現出無數豪情。
戚繼光站在李瑾瑜身後,雖然李瑾瑜把指揮權給了他,但那隻不過是私下允諾,明麵上李瑾瑜才是大將軍。
“大將軍,您在想什麼?”
李瑾瑜笑道:“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話音未落,身上已然湧現出一股驚天動地的煞氣,以及無限的豪氣。
戚繼光道:“將軍豪氣!”
李瑾瑜道:“指揮打仗,不是我擅長的事,那是你擅長的事,想要維持這種豪氣,還需要戚將軍的幫忙!”
戚繼光道:“末將定不負所托。”
相比於李瑾瑜,戚繼光反而更加的興奮,早就聽說李侯爺離經叛道,沒想到竟然離經叛道到了這等地步。
身為一軍統帥,竟然直接表示,我不擅長指揮海戰,你來替我指揮。
苦讀兵書十數年,一身所學終於有了展示機會,自然是要牢牢地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