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你打算如何安置?”
李滄海看著晨練的李瑾瑜,問出一個昨天晚上就想詢問的問題。
蝙蝠島雖然覆滅,但那些被坑害的可憐人,還沒有得到妥善安置。
這些人雙目失明,飽受淩辱,縱然能夠找到她們的家人,她們的家人也未必會接受,周圍鄰居也會指指點點。
李滄海打算把人帶去常春島,可供養這麼多人,對於常春島而言,是極大地消耗,很可能會生出新的問題。
李瑾瑜道:“我知道您的打算,但如果帶去常春島,便是一味的供養,不僅消耗極大,而且會養懶漢,說句不好聽的,升米恩,鬥米仇。”
李滄海道:“你想怎麼做?”
李瑾瑜道:“帶回金陵。”
李滄海道:“如何安置?”
李瑾瑜道:“朝廷最新頒布了一套法令,用於安置傷兵,以及陣亡將士的家屬,這些人可以一並安置。”
李瑾瑜簡單介紹了一下內容。
李滄海道:“不妥,這條法令是很好的法令,不能頒布之初便徇私,而且她們雙目失明,無法養蠶織布。”
李瑾瑜道:“您聽我說完,這條法令需要很多人一同執行,最好是有相關經驗的,牧馬場我有經驗,而安置那些可憐女子,同樣有人有經驗。”
李滄海道:“誰?”
李瑾瑜道:“七秀坊。”
李滄海道:“我聽說過,據說是煙花柳巷中的勢力,專門安置那些年老色衰的歌姬,以及出身貧苦的女子。”
李瑾瑜道:“七秀坊坊主,被我邀請到金陵主事,以她的能力,可以給這些人安排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滄海道:“你想的很周到。”
李瑾瑜道:“很久以前,我便知道一個道理,幫助人不是直接給錢,而是給他們一個持續的賺錢機會。”
李滄海道:“直接給錢,會讓人變得懶惰,給賺錢的機會,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才是真正的脫胎換骨。”
李瑾瑜道:“這個您也懂?”
李滄海道:“我年過七旬,親眼見證過無數恩怨情仇,那些家長裡短的糟心事,更是見過不知幾百幾千。”
李瑾瑜道:“那就好,還以為要多費些口舌呢,您不知道,就連當朝宰輔狄閣老,也用了好長時間……”
……
“阿嚏!”
上早朝的狄仁傑打了個噴嚏。
剛剛結束幽禁的梁王武三思,立刻參奏狄仁傑殿前失儀,該當重罰。
武則天卻知,狄仁傑最近忙於朝廷的新法令,還要處理邊關之事,已經連續熬夜大半月,非常非常的辛苦。
聽到武三思的參奏,武則天想都沒想,直接把武三思趕出麟德殿!
武三思殿前失儀、胡亂參奏,罰回家布衣素食,幽禁反省一月!
狄仁傑勞苦功勞、因病成疾,特準三日病假,賜千年人參一株!
……
朝堂上的事,李瑾瑜自是不知。
不過說服李滄海之後,這支為了剿滅蝙蝠島組建的“聯軍”,已經到了該分彆的時候,自是各自離開。
李滄海回常春島,不過派遣數位門人跟隨保護,幫助安置那些可憐人。
楚留香、華真真、高亞男和金靈芝回了華山派,這麼多人親眼見證,想瞞也瞞不下去,丟臉純屬是自找的。
鮮於通和高矮長老身死,落雁峰一脈高層已然斷絕,再加上各個分支先後暴雷,便不再堅持五峰五脈。
諸多支脈彙聚為一體,由華真真暫代掌門之位,嶽不群、封不平和穆人清為副掌門,輔助掌門管理門派。
不過這隻是權宜之計,華真真對於掌門之位全無興趣,甚至對於江湖也無甚興趣,隻是華山除了風清揚,她的武功最高深,必須站出來支撐!
等到再過三四年,金靈芝成年,武功也修行有成,華真真便可以放下肩上的擔子,在華山找個地方隱居。
讓金靈芝成為掌門,是李瑾瑜在枯梅現身時的閃念,思索並不完全。
或許可以強行推她上位,但對金靈芝和華山派,沒有太大的好處。
給她三四年時間,讓她把華山派的威望刷滿,一切便都水到渠成。
無論彆的人服不服,得到華山弟子擁護,武功已然有成的金靈芝,定然是華山掌門,不服的全部都憋著!
華真真當掌門後做了件大事。
反兩儀刀法和正兩儀劍法,這兩門武功合璧的威力,許多人都見過,與其藏著掖著,不如以此交好昆侖派。
金靈芝讓金家疏通關係,華真真和昆侖太上長老何足道做交易,用華山反兩儀刀法交換昆侖正兩儀劍法。
如此一來,華山不僅多了昆侖派這個盟友,還多了一張鎮派的底牌。
此等乾脆利落的做法,讓華山弟子浮動的內心,快速安定下來。
金靈芝又讓金家送來大批物資,包括神兵靈藥等修行資源,靠著大把撒錢的鈔能力,快速提升自己的威望。
一個多月後,屢經變故的華山派竟然恢複穩定,滿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般變化,就連風清揚都震驚了。
……
李瑾瑜站在船頭,享受清晨海風。
腳下的船已經從巨鯨幫大船,換成了來州水軍的戰船,身邊的人也從楚留香等江湖朋友,變為了戚繼光。
喬北溟寶藏已然尋到,蝙蝠島之事完全了結,餘下的自然就是倭寇。
根據沉萬三送來的情報,兩萬倭寇彙聚在蜂巢島,島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高手如雲,十裡之外可見鋒芒。
有貴族武士,有東瀛浪客,有甲賀忍者,還有來自於中原的武林敗類。
這些人全部都是為了傳說中的東瀛三大神器而來,相互間既有合作,又有拚殺,大大小小打了上百次。
在這刺刀見紅的時刻,李瑾瑜帶領來州水軍,到了蜂巢島之外。
“飛花,你說這裡有多少人?”
鐵飛花道:“根據情報,裡麵大約有兩萬四千左右倭寇。”
李瑾瑜道:“錯,是兩個人。”
鐵飛花道:“男人和女人?”
李瑾瑜道:“太監呢?”
鐵飛花道:“活人和死人?”
李瑾瑜道:“半死不活呢?”
鐵飛花道:“那是什麼人?”
李瑾瑜道:“這兩個人,一個名字叫做名,一個名字叫做利。”
鐵飛花道:“名利?”
李瑾瑜道:“這裡無論是男人、女人、太監,都是為了名利而來,活著的追求名利,死了的是為名利而死。”
鐵飛花道:“你是為了什麼?”
李瑾瑜道:“為了剿滅倭寇!”
倭寇當然不是傻子!
尤其是盜取東瀛三大神器,想要憑此成為倭寇之王的,更不是傻子!
來州水軍剛剛靠近蜂巢島,便已經被倭寇發現,待到進入二裡之外,島上的倭寇已經完成了列陣。
不過他們的弓箭太差,比不得來州水軍的強弩,隻能眼睜睜看人靠近。
他們的計劃很簡單,靠著人多勢眾的優勢,在蜂巢島上進行近戰。
距離逐步靠近,殺氣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