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氏冷笑道:“你猜猜看?”
魏忠賢道:“我不想猜這些,如果你願意回到我身邊,我可以答應你的一切要求,什麼條件都可以談。”
容氏道:“天命教!”
魏忠賢露出回憶之色:“我聽說過這個教派,據說擅長使用魅術,能夠在床笫之間,讓無數人甘心臣服。”
容氏道:“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好還是壞,我隻知道他們救了我,可以給我想要的安定和富貴,當然,也可以給你榮華富貴,比李瑾瑜給的更多!”
魏忠賢道:“比如呢?”
容氏從懷中拿出一卷秘籍。
“李瑾瑜送你的辟邪劍譜,實際上隻是殘篇,我這裡有完整的秘籍。”
魏忠賢低頭看了看,隻見藍色的封皮上,繪著一朵鮮豔的葵花,封皮右側寫著四個大字——葵花寶典!
打開秘籍,入眼是“欲練神功,揮刀自宮,煉丹服藥,內外齊通,今練氣之道,不外存想導引,渺渺太虛,天地分清濁而生人,人之練氣,不外練虛靈而滌蕩昏濁,氣者命之主……”
相比於辟邪劍譜,確實豐富了許多內容,尤其是煉丹服藥之法,更能大大提升修行速度,對自身大為有益。
魏忠賢道:“要我做什麼?”
容氏道:“什麼都不用做,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向上爬,隻有站的位置足夠高,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經曆了家破人亡之後,容氏的內心同樣發生改變,渴望財富和權勢,同時對於魏忠賢,也有了極大地變化。
如果說曾經是徹底的怨恨,看到魏忠賢成了太監,怨氣散去了許多。
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成為太監甚至是比死更大的懲罰,既然魏忠賢已經遭受到了懲罰,恨又有什麼意義呢?
魏忠賢內心思緒萬千,他當然不會因為一本秘籍就投靠天命教,不過他目前的力量,沒有反抗的餘地。
把秘籍看了一遍,以魏忠賢如今的武道境界,自是看不出問題,但相比於天命教,他更加信任李瑾瑜。
辟邪劍譜雖然是殘篇,但李瑾瑜何等權勢地位,不可能設陷阱坑他。
葵花寶典的心法不確認真假,但配藥的方子,十有八九是真的,反正苗疆多有神醫,正好可以讓他們看看。
略一思索,魏忠賢已經想到了接下來的計劃,他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曾經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現在卻能走一步看三步,每月都會製定計劃。
如果魏忠賢問李瑾瑜這個問題,李瑾瑜多半會回答他——生存!
如今的魏忠賢,遠遠沒到九千九百歲的地步,他隻是剛剛得到一些賞識的小太監,在陰謀遍地的皇宮,他的生命好似風中燭火,隨時可能熄滅。
魏忠賢不想死,所以他必須強迫自己舍棄那些壞習慣,必須每天都堅持早起練武,每月都會製定出完整計劃。
他沒有失誤的機會!
一個小小的失誤,便可能失去自己的一切,徹底的墮入深淵。
懸崖走鋼絲,如何敢不謹慎?
魏忠賢非常的謹慎,李瑾瑜同樣非常的謹慎,花費半月時間,把大理周圍的苗寨逛了一遍,做好一係列計劃。
花家、陸家、萬家的商隊會提供金錢和物資,宋璟主持一切工作。
這可不是輕鬆的活計。
彆的不說,安撫本地百姓,就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更彆說搞建設需要的是因地製宜,也要尊重當地人的信仰。
就算有何玉虎幫忙,還有三位大祭司支持,也感覺擔著兩座大山。
沒有官職的時候,宋璟做夢都想要出將入相,如今官職在身,卻又覺得實在是太難,腳底板都磨出了水泡。
話雖如此,他卻做的熱火朝天。
李瑾瑜許諾的是刺史,武則天看到奏折之後,給的官職也是刺史,但隻要把本地苗寨建設好,皇帝就會封他為嶺南道大都督,正三品的封疆大吏。
假如當年宋師道入朝為官,他能獲得的官職,也不過是嶺南道大都督。
甚至,得不到這個官職!
因為如果這麼任命,就相當於再次把嶺南還給宋閥,這是萬萬不行的。
嶺南不可能重新交給宋閥,嶺南道大都督卻能讓宋家的家主擔任。
這其中的區彆,不是一個字,而是數十年的恩怨,是浮雲般的往事,是宋璟的智慧,是皇帝的心胸。
李瑾瑜倒也不急著離開。
除了實地考察,還要把潛藏在山林的流民、盜匪一並清理出來,流民全部造冊歸府,盜匪用於修路搬石頭。
】
至於投靠武三思的宗室,李瑾瑜把他們全都送到南海的一處島嶼。
——飛仙島!
五羊城神捕的馬甲,不僅可以出門抓賊,還能從此去往飛仙島。
“夫君,葉孤城能夠把……”
厲勝男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因為她實在想不出形容這些人的詞彙。
靳冰雲歎道:“夫君,我接下來的話你不要生氣,我真心覺得,想到那些蛇靈的人,我竟覺得有些同情。”
李瑾瑜道:“生氣?我為什麼要覺得生氣?我的觀點也是如此。
我從不覺得組建蛇靈是錯誤的,至少在當時那種危急情況下,蛇靈確實救了很多人,我為何要否認呢?
隻不過如果是我做事,我會選擇把這些人遷到海外,遷徙到皇帝的大軍夠不到、找不著、看不見的地方。
茫茫大海,無邊無儘,就算是無上大宗師,再加上十萬精銳水兵,也未必可以尋到大海上的某處隱蔽島嶼。
海洋是最天然的屏障,甚至比深山老林更加安全,沉萬三那隻富可敵國的老狐狸,不也躲在海上不回來麼?
至於葉孤城能不能安置他們,這從來不是問題,葉孤城不僅是劍客,同時還是飛仙島島主,島民擁護的島主。
如果他隻會劍術不懂彆的,那他應該是燕十三這種獨行俠客,他既然能被擁護為島主,就說明他有這個能力。
再者說了,飛仙島比較安靜,距離中原比較遠,那些人就算有野心,也是力有未逮,天長日久,眼觀潮起朝落日月輪回,或許能有超然領悟。”
從古至今的武者,從海洋中領悟絕學的多不勝數,也有高手深入海底借助水壓淬體,有些則是模彷鯨魚、鯊魚等深海猛獸,創出內功或者拳腳。
比如東海長離島的七旋斬,有七招從海浪中領悟出的掌法,還有七招從海獸中領悟的刀法,是極厲害的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