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魔仙麼?”
龐斑揮手轟向一側山壁。
經曆了悠長的閉關,龐斑體內早已如同空穀,但揮拳之時,天地元氣以魔種作為媒介,彙聚在右拳之上。
隻聽得一聲轟然爆響,整座山頭變為了廢墟,龐斑淩空虛渡,從廢墟中一步步走出,雙手攤開,仰天怒吼。
虎嘯龍吟,雲開霧散,西北天邊生出血色的雲朵,恭賀魔王的降臨。
魔種好似一顆心臟,在龐斑體內不住地跳動,每走一步,跳動一次,走到九步的時候,體內虧空已經彌補。
道心種魔,以精神駕馭物質,魔種超脫於生死,出入於真實和虛幻,能以此為媒介,吸收天地宇宙的力量。
既可以憑此感悟天地法道,也能在交手之時,乾擾敵人精氣神,無孔不入的精神異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龐斑打了個歡快的呼哨,隻覺得眼前的世界和先前大不相同,他已經走出最重要的一步,現在需要的就是
——戰鬥!
他要用酣暢淋漓的戰鬥,適應剛剛突破的境界,體悟魔仙的諸多玄妙。
四下看了看,龐斑已經尋到最為合適的對手,飛身去往魔教總壇。
長安三年,初三,魔師龐斑與魔教教主玉羅刹,激戰於西域大漠。
兩位魔門絕頂人物,從初三激戰至初十,交手七天七夜,前後轉戰一千五百餘裡,殺得天崩地裂,日月無光。
玉羅刹小勝一招,龐斑輕傷退走。
李瑾瑜接到情報的時候,已經回到了金陵,處理這些時日積壓的公務。
鐵飛花看著西域送來的情報,有些好奇的問道:“怎麼突破的?”
李瑾瑜道:“如果我沒猜錯,應該是蒙赤行犧牲自己,把自己畢生修為灌頂而入,催熟了龐斑的魔種。”
鐵飛花道:“不可能,以龐斑當時的武道境界、身體狀態,就算蒙赤行和八師巴同時灌頂,也沒有機會。”
無上大宗師,是精神的感悟,是精氣神全方位的超脫、進化、升華。
即便蒙赤行和龐斑是師徒,武功根基是同源,僅憑醍醐灌頂之術,休想讓龐斑突破道心種魔大法至高境界。
這一層的突破,需要的是生死之間的感悟,而不是真元氣血的灌注。
更彆說在此之前,龐斑等人與玉羅刹打了一場,全部都身負重傷。
這些真元最多能夠治療傷勢,想要讓人突破境界,差了實在是太多。
李瑾瑜解釋道:“蒙赤行的做法不是灌頂傳功,而是催熟魔種,把自己變為爐鼎,幫助龐斑完成道心種魔。”
“魔門中人,冷漠無情,沒想到蒙赤行竟然還有這等舐犢之情。”
“首先,蒙赤行潛力耗儘,就算活著也難以突破,其次,龐斑畢竟是他的徒弟,怎麼可能一點感情都沒有?
隻不過經此一事,龐斑的潛能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時間是世上最為強力的武器,道心種魔也無法超脫時間!”
龐斑和浪翻雲是不同的。
浪翻雲今年才四十多歲,處於武道境界進步最快的年歲,龐斑已經是九十多歲老頭子,潛力基本已經耗儘。
修行道心種魔大法,隻不過是在年老之時,殊死一搏,拚死突破。
如果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龐斑和蒙赤行沒有區彆,等待他的就是時間的殘忍侵蝕,壽元耗儘,悲哀坐化。
原劇情那個所謂的“龐斑無敵天下六十年”,何嘗不是蹉跎甲子歲月?
六十年前,六十年後,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彆麼?唯有大限臨近,才驚覺自己並非無敵,孤注一擲尋求超脫。
不能說龐斑不是天才,畢竟他年紀輕輕就達到了蒙赤行的境界。
但龐斑並非是絕世無雙的天才,比之蕭秋水、浪翻雲之類,還是有很明顯的差距,尤其是悟性方麵的差距。
靠著蒙赤行的自我犧牲,龐斑在生死之間頓悟道心種魔,但他的年歲實在是太大,以後想突破可謂千難萬難。
時間就是這麼的殘酷!
時間就是這麼的無情!
時間就是這麼的公正!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年老是優勢,年輕更是優勢。
年老代表了先行一步,年輕則是代表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希望!
李瑾瑜輕輕靠在軟榻上,逗弄著懷裡的龍兒,對龐斑沒有絲毫憂慮。
鐵飛花好奇的問道:“夫君,你的武功到了什麼地步?你很久沒有與人動過手,我感覺你越發深不可測。”
李瑾瑜道:“比武切磋,我應該與左國師、八師巴、古木天差不多,如果是生死決鬥,勝利的一定是我!”
說著,李瑾瑜攤開了手掌。
雲翳、風流、金斷、木頑、水逝、火延、土掩、日明、月映、師教、親思、地勢、我無、君王、天意!
忘情天書十五式法訣,在李瑾瑜掌心儘情的變化,每一重變化都能衍化出三十六變,三三不儘,六六無窮。
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囊括在李瑾瑜的掌心之內,任憑李瑾瑜操控。
鐵飛花覺得有些熟悉,彈出劍氣試探了兩下,發現自己的劍氣竟自然而然融入其中,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
李瑾瑜笑道:“伱的元氣早就與我密不可分,如今更是完美的融合,就算是如來神掌,也不可能分開咱們。”
鐵飛花問道:“彆的妹妹呢?”
李瑾瑜道:“這是獨屬於你的,隻有你的元氣才能與我龍鳳呈祥。”
鐵飛花聞言略有些得意,不過李瑾瑜方才提及如來神掌,顯然不可能是隨口胡說,多半是因為有貴客到。
“既然來了,何必躲躲藏藏?這裡沒有外人,前輩可以隨意現身!”
鐵飛花輕輕坐穩了身子,把小龍女抱了過去,把空間讓給李瑾瑜。
“嗖!”
微風輕響,吳明飄然而至。
吳明低頭看了龍兒一眼,不由得感歎道:“好清秀的小娃娃,你這家夥真是好運,走到哪都能遇到天才。”
李瑾瑜譏諷道:“這種本事你是羨慕不來的,就算你能找到天才,又有什麼意義呢?你懂得培養天才麼?”
教徒弟是很嚴謹的學科。
有些人武功高強、登峰造極,不代表他能把登峰造極的武功傳下去。
徒弟也有不同的類型。
有的隻有中人之姿,但是有堅韌不拔的意誌,這種應該練水磨工夫;
有的天賦異稟,但是比較跳脫,要麼磨煉他的心性,要麼傳授天馬行空的法門,充分發揮他的跳脫本性;
有的看似木訥,實則內秀,這種人就該傳授直來直去的妙法,以練氣和煉體為主,不要學花裡胡哨的武功;
有的各個方麵都是天才,那就需要充分開發悟性,給他充足的曆練。
舉個例子,武當七俠,七人各有擅長的方向,培養方式也各不相同。
擅長練氣就練氣功,擅長練劍就練劍術,悟性高就去悟道,開創能力強就去鑽研武功秘籍,各有各的事業。
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等人固然算不得絕頂,但不需要他們絕頂。
他們是武當的“中生代”,他們的責任就是穩,讓門派平穩的過渡。
至於開拓進取,那是武當新生代的天才們應該做的事情,那是張無忌、耿玉京、雲飛揚等絕頂天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