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略有不屑的說道:“遼國沒什麼特殊底蘊,他們最強的手段就是太乙混天象陣,沒有無上大宗師。”
李瑾瑜奇道:“沒有?”
武則天略帶得意的說道:“其實原本是有的,不過垂垂老矣,至於現在為何不存在了,你不如好好猜猜。”
看著武則天嘚瑟的表情,李瑾瑜立刻就知道,這是武則天的傑作。
“奶奶,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您當初竟然能夠單殺無上大宗師?”
武則天道:“理論上來說,那個人不是無上大宗師,他是靠著特殊的手段鼓催而成,算是偽·無上大宗師。
這種鼓催之法,就是太乙混天象陣的變陣,能夠把布陣高手的力量,彙聚在一人身上,相當於以十萬敵一。
如果讓他布置出陣法,至少可以在刀下活命,但他來不及布陣,並且垂垂老矣,怎麼可能擋得住天魔雙斬?
你是不是很疑惑,這種高手,就算不是時刻處在軍陣中,也該有隨行的高手保護,至少應該有逃跑的力量。
原因很簡單,因為輔助他布陣的遼國二十八宿,儘數被我斬殺……”
武則天笑道:“你個小機靈鬼,不如猜猜,我何時斬殺的這些人。”
李瑾瑜道:“尉遲炯!”
“詳細說說。”
“我一直都很奇怪,您當時已經是無上大宗師,什麼樣子的高手,竟然膽敢圍殺您,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尉遲炯請來的這些人,一部分是中原武林的高手,一部分是世家大族培養的高手,還有部分是草原異族高手。
遼國想要以此攪鬨中原不寧,您則是趁機清除掉二十八宿,剪除那位高手的羽翼,然後再把他給徹底抹殺。
至於您怎麼知道的這些事,我猜肯定與蕭遠山之事相關,當年大唐與遼國的談判,不僅有言爭,還有武鬥。
您暗中出手,窺探出部分神妙,把此事記在心中,數年之後,以此布局進行獵殺,把遼國打的青黃不接。”
詳細的過程是:
一、慕容博算計蕭遠山,妄圖引起大唐和遼國的爭端,怎奈大唐蒸蒸日上而遼國江河日下,雙方進行談判;
二、談判過程中,武則天暗中出手試探遼國高手,窺探到了部分太乙混天象陣的玄妙,暗中思索破解之法;
三、武則天登基之前,故意露出破綻引人出手,不僅要引出反對她的世家大族,還有草原異族培養的高手;
四、尉遲炯帶領高手圍殺,被武則天殺戮殆儘,隨後乘勝追擊,擊殺遼國絕頂高手,斷了遼國的武道氣數。
尉遲炯能夠成功逃命,一方麵是看裴瓊香的麵子,另一方麵也是武則天忙著追殺遼國高手,沒心思搭理他。
慕容博,你丫真狠!
坑人真的是無極限啊!
當初要是生擒了你,然後把你送到遼國,至少能換一千裡牧場吧?
李瑾瑜問道:“按照您的說法,遼國如今這一代的守護者,應該是兵馬元帥兀顏光,他有什麼特殊之處麼?”
武則天道:“體質特殊,唯有特殊的體質,才能作為陣法的核心,不過也可能不是他,你不要胡亂猜測。”
李瑾瑜嘟囔道:“猜測?我為什麼要猜測?這應該是多爾袞和多鐸應該頭疼的事情,這與我有什麼關係?”
“耶律南仙!”
“咳咳~這事以後再說,您剛才說了遼國底蘊,不如再與我說說蒙元的底蘊是什麼,蒙元有無上大宗師麼?”
武則天道:“當然有,不然如何壓製那些武者?蒙元的無上大宗師,就是蒙古大汗,彎弓射雕的鐵木真。”
李瑾瑜奇道:“他會什麼武功?”
武則天道:“一種能夠引動天地元素的絕學,似乎是草原部落信奉的神祇傳下的武功,叫做長生天神功!”
“您與他爭鬥過麼?”
“曾經遠遠地對過一招,他把日月星辰,水火風雷的力量融為一體,並且擅長弓箭,攻擊距離在我之上。”
“彎弓射雕?”
“遠攻能力是最無解的,無論我的速度多麼快,也無論天魔力場的勁道多麼強力,都奈何不得他的連珠快箭。
你指揮大軍的時候,最喜歡的三段射擊之法,也是蒙元的拿手好戲。
他們會利用遠攻優勢,連續不斷的發射箭矢,無論什麼樣的敵人,都會被箭矢消磨,最終達到承受的極限。
蒙元高層把這種技法,稱為‘安息人射箭法’,思漢飛西征之時,便以這種獨特戰術,殺得血流成河!”
武則天再次遞上來一份情報。
這是有關思漢飛的情報。
自從焉耆都護府之戰,思漢飛便帶領蒙元鐵騎西征,沿途所向披靡,馬踏天下,短短時間便打下大片地盤。
李瑾瑜笑道:“我早就知道,思漢飛是很優秀的統帥,他和龐斑蒙赤行八師巴不同,他是真正的統帥!”
武則天道:“你怎麼對付他?”
李瑾瑜反問:“為什麼是我?難道咱們沒有人才了?如果每件事情都要讓我去做,那豈不是最大的無能?”
武則天點頭表示認可:“如果萬事都需要你,那確實是我的無能。”
李瑾瑜道:“隋文帝首創科舉,奶奶在此基礎上添加殿試和武舉,為朝廷選拔無數人才,是萬世的功績。”
武則天笑道:“我的功過,用你這小混蛋來評價?用不著你提醒,我做過的那些事,我心裡全都有數。”
李瑾瑜道:“奶奶,風雪老祖與太行刀寨寨主的決鬥,在什麼時間?”
武則天道:“明年二月初二。”
“二月二,龍抬頭,好日子,不對不對不對,龍抬頭之日,風雪老祖拿的卻是屠龍刀,豈不主動舍棄天時?”
“因為太行刀寨寨主,當年行走江湖的時候,也曾有‘龍’的名號,龍抬頭之日,他的氣機最強,也最弱。”
“揚州雙龍,實話實說,我真的很不喜歡他們,但對於他們的天賦,我非常的認可,他們兩個都可惜了。”
“世上可惜的事情多了,豈止是寇仲徐子陵?這是他們當初的選擇,無論什麼樣的結果,都應該自己承受。”
武則天對此沒什麼在意,畢竟她沒看過《大唐雙龍傳》,不理解李瑾瑜那種彆扭的感覺,評價相對比較公正。
李瑾瑜為何會覺得彆扭?
因為《大唐雙龍傳》,把李世民貶低到了極限,成了個撿漏的純廢物。
原本屬於李世民的功績,被儘數挪移給寇仲,然後寇仲表示不想玩了,全都還給了李世民,讓他得了天下。
打天下的是寇仲,擊敗各路反王的是寇仲,玄武門是寇仲安排,退走突厥的是寇仲,治理天下的還是寇仲。
對,沒錯,即便李世民是皇帝,治理天下的卻是寇仲,那把李世民換成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有什麼區彆麼?
這種感覺,就好像當著李白的麵背了一遍將進酒、蜀道難、俠客行、夢遊天姥吟留彆,然後大喇喇的表示,我對名利沒興趣,署你李白的名字吧!
要不要臉啊!
可不可以稍微要點臉!
雖說本世界的寇仲,並沒有揚州雙龍的風光,但李瑾瑜還是覺得彆扭。
這種彆扭的感覺,讓李瑾瑜無法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畢竟李瑾瑜不是什麼大聖人,內心總是會有偏私。
無私無欲的狀態,李瑾瑜這輩子都不可能達到,也沒指望能夠達到。
那還算是人麼?
李瑾瑜覺得自己是人,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全部都是人。
既然是人,本就該有喜怒哀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