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副局長的辦公室回來,林佑的心情就像打翻了調味瓶,興奮與緊張的滋味交織在一起。
興奮的是,智能化灌溉係統一旦成功推廣,那便是給全縣農業注入一股磅礴的新力量,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緊張的是,這項目責任重如泰山,稍有差池,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他望著天邊被晚霞染紅的雲朵,暗暗攥緊了拳頭,心中滿是堅定與期待。
第二天,天邊才泛起魚肚白,太陽還在雲層裡睡懶覺,林佑就背著鼓鼓囊囊的包出門了。
包裡裝著他這段時間四處奔波收集的資料、寫得密密麻麻的調研筆記,
還有對未來推廣計劃的初步設想,這些都是他的“寶貝”,承載著他對農業發展的滿腔熱忱。
一路上,街道還很安靜,偶爾有幾隻早起的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像是在為他加油鼓勁。
他的第一站是向陽村。剛邁進村委會的門,就迎麵碰上了正要出門的李主任。
李主任是個熱情似火的中年人,大嗓門一拉開,整個屋子都回蕩著他的聲音:“小林啊,可把你盼來了!
大夥都對這新灌溉係統好奇得很,又有點怕,心裡直打鼓呢!”
林佑笑著伸出手,和李主任緊緊握在一起,說道:“李主任,讓您久等啦,我這就帶著十足的誠意來啦!”
兩人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前坐下,桌上的文件像是在訴說著村裡的大小事務。
林佑一邊翻著資料,一邊說道:“李主任,這次來,主要是想瞧瞧咱村適不適合做智能化灌溉的試點。
您給我講講村裡農田規模,還有大夥都種些啥。”
李主任撓了撓頭,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說:“咱村農田有兩千來畝,主要種小麥和玉米。
不過小林啊,大夥對這新玩意兒都不太了解,心裡都犯嘀咕呢,就怕花了錢還沒啥效果。”
林佑跟著李主任在村裡轉了一圈,眉頭漸漸擰成了個“川”字。
向陽村位置偏遠,道路崎嶇得像蜿蜒的蛇,想要鋪設灌溉管道,施工難度大得超乎想象,成本更是高得離譜,簡直就是橫在眼前的一座大山。
站在田埂上,微風輕輕拂過,麥浪翻滾,可林佑卻無心欣賞這田園美景。
他望著遠處錯落的農田,心裡一陣發緊,暗自思忖:這可怎麼辦,這樣的條件,推廣難度太大了。
他對李主任說:“李叔,這管道鋪設難度太大了,成本這麼高,後麵推廣可太難了,農戶們怕是很難接受。”
李主任歎了口氣,無奈地說:“小林啊,咱也想用好東西,可這地理條件擺在這兒,能有啥辦法?大夥都盼著能增產增收,可這現實問題也得解決啊。”
林佑沉思片刻,眼神堅定起來:“李叔,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回去再想想,肯定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他在心裡給自己打氣:不能就這麼輕易放棄,一定要為農戶們找到出路。
回到辦公室,林佑一頭紮進資料堆裡,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牛。
辦公室裡靜悄悄的,隻有他翻資料的沙沙聲和敲擊鍵盤的噠噠聲。
他又給水利專家打了好幾個電話,電話裡,他詳細地描述著向陽村的情況,認真地傾聽專家的建議,還不時在本子上記錄著。
經過幾天幾夜的苦思冥想和研究,他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采用無線傳輸技術的灌溉設備,
這樣能大大減少管道鋪設,降低成本,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曙光。
那一刻,他興奮得差點跳起來,心中滿是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