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八旗軍的重甲和盾車,彈重3錢,裝藥3錢的明朝鳥銃,尚且顯得力不從心,
就更彆提那些威力更弱的火門槍了。
此時的明軍,恰恰急需重型火繩槍這樣的破甲利器。
因為它既有足夠的威力又不像火炮那樣笨重。
在崇禎年間,不僅有徐光啟這樣的官員呼籲朝廷製造大型火槍對抗滿人。
官員熊文燦也兩度從廣東解送被稱為斑鳩腳銃的重型火繩槍進京。
但這些總數隻有兩百門的重型火繩槍對遼東戰局可謂是杯水車薪。
由此可見,李國助之所以如此看重斑鳩腳銃,就是吸取了大明的曆史教訓。
未來的永明鑄炮廠,不僅要生產火炮,也要大量生產重型火繩槍。
火炮畢竟是昂貴又沉重的,守城有餘,而野戰不足。
即使是瑞典的3磅團屬炮,也不可能成為單兵武器,隻能起到火力支援的作用。
所以要想在野戰中打敗八旗勁旅,就必須建立一支大量裝備重型火繩槍的軍隊。
“兒啊!”
就在李國助觀看斑鳩腳銃之時,李旦突然又說道,
“剛才說起這裡的氣候,倒是讓為父又起了些許憂慮。”
李國助一怔,卻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斑鳩腳銃。
“父親又起了什麼憂慮?”
許是說話的時候,他依然在看斑鳩腳銃,所以顯得有點心不在焉。
李旦對此並不在意,反問道:“我猜這裡的夏天也不會太熱吧?”
“不熱,挺涼快的,氣溫一般也就在2……”
說到這裡,李國助突然反應過來,這個年代的人,哪有什麼溫度的概念啊。
於是他連忙改口:“呃……嗯,其實也就跟平戶四月的氣候差不多。”
他說的是農曆四月,大概就是陽曆的5至6月間。
這段時間,日本平戶的平均氣溫也就在20度左右。
“一整個夏天都是這樣嗎?”李旦震驚了。
“是啊。”李國助點了點頭,淡然地答道。
他的注意力依然在斑鳩腳銃上,所以沒看見李旦的表情。
兒子這副淡定的模樣反而把李旦整不會了。
他遲疑了片刻,又問道:
“這樣的氣候,能種糧食嗎?”
“將來我們在這裡建國,總不能幾十萬人口都靠從朝鮮和日本買糧過活吧?”
“嗬嗬,原來爹擔憂的是這個啊。”
李國助終於把臉轉向了李旦,咧嘴笑道,
“這個爹你儘可放心!”
“這次出海前,我特意從英國商館買了三種不怕冷,不挑地,產量高的糧種。”
“其中兩種,你也知道,是番薯和番麥,後者我更喜歡叫玉米,簡單形象。”
“還有一種是土豆,產量跟番薯也差不多,吃法卻比番薯多得多。”
“我四月的時候各種了一畝,現在應該也到收獲的時候了。”
“哦,既如此,那便今天去收了吧。”李旦兩眼放光,躍躍欲試,“現在就去!”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