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過度開墾山林帶來的生態惡果,還是幫助土地兼並把滿清送上了絕路。
在場眾人中,除了李國助,其他人當然不可能知道清朝的事情。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理解李國助說的話,畢竟這個時候的福建就已經出現了棚民。
雖然還不明顯,但棚民的活動對山區生態的破壞,應該已經有所顯現了。
“那是,要真到這個地步,我們還搞個屁的山蠶產業啊。”
片刻之後,顏思齊突然說道。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凝重的氣氛頓時一掃而光。
郭懷一顯然也聽懂了李國助這番話的意思,充滿敬意地拱手道:
“小少爺真是高瞻遠矚啊!小子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國助笑著搖了搖手,正待說點謙虛的話,忽聞郭懷一話鋒一轉:
“不過我尚有一事不明,還請小少爺賜教。”
李國助道:“什麼問題,你說。”
郭懷一道:“土豆在山區還能種到比番麥高的地方嗎?”
“沒錯。”李國助含笑頷首,“土豆是環境適應性最強,最耐地氣苦寒的番種。”
土豆起源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分布在海拔2400餘米的玉米生長線以上,天生就比玉米更適合在高寒地區種植。
隻是李國助不可能這樣回答郭懷一,否則隻能引起後者更多的疑問。
他可不想變成十萬個為什麼。
郭懷一點了點頭,卻好像還在思考什麼,沒有再說話。
李國助卻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連忙道:
“誒,說到土豆,你們趕緊稱一下重量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咱們今天來這裡忙活,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這一畝地收獲的土豆總共裝滿了15個大籮筐,外加一個籮筐裝了大半。
李國助對其重量其實早有預估。
但不稱一下,他心裡總歸是不踏實。
“我都稱過三個了,都是107斤左右。”
林福笑著說道。
“我也是。”
顏思齊、陳衷紀、張弘幾乎齊聲說道。
李國助見楊天生沒說,便向他投去詢問的目光。
楊天生表情有點古怪,遲疑了片刻後,還是答道:
“我也稱了三個,”
“一筐重106斤12兩7錢,一筐重107斤5錢,一筐重106斤15兩3錢。”
李國助嘴角抽了抽,大概明白楊天生為什麼會便秘似的遲疑了。
後者是在猶豫,要報準確的數值還是大概的數值。
可惜最後還是職業操守戰勝了惰性。
於是李國助清了清嗓子說道:
“那就按107斤算,15個裝滿的籮筐,總重是1605斤。”
“那個裝了一大半的籮筐就按65斤算吧。”
“那這一畝土豆的產量便是1670斤。”
明代的一斤換算成克,差不多是現代一斤的1.2倍。
所以這畝土豆的收成便是1670x1.2=2004斤=1002千克,
差不多就是1噸!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