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層。
又或許是他們覺得,李國助既然敢在收獲的當天就舉辦宴會,肯定是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國助所在的那一桌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個人。
除了他自己外,其餘九人分彆是李旦、翁翊皇、三浦按針、考克斯、顏思齊、楊天生、陳衷紀、張弘、洪升。
論輩分和地位,楊天生、陳衷紀、張弘、洪升這四人本來是沒資格與李旦坐一桌的。
但若真要論資排輩的安排座位的話,那李國助應該也是沒資格跟李旦坐一桌的。
就算憑借與李旦的父子關係,及與三浦按針的師生關係勉強把他加進來,
這一桌也頂多隻能坐李旦父子、顏思齊、翁翊皇、三浦按針和考克斯六個人。
那也著實是有些太無趣了,所以李旦強烈要求這一桌必須至少坐十個人。
於是顏思齊就把楊天生、陳衷紀、張弘這三個鐵哥們強行拉了過來。
至於洪升明顯就更是來湊數的。
但他卻也不是隨便就能湊上數的。
洪升是除顏思齊、陳衷紀、張弘外,與楊天生交情最好的一個。
除了這一點外,洪升這個人也確實有過人之處,顏思齊與他雖無深交,卻是久仰其名。
洪升雖然也在船隊之中,但一直比較低調,所以李國助之前一直沒怎麼注意他。
李國助隻記得《台灣外記》裡說他“為人慷慨豪邁,甚好藤牌……藤牌正跳七尺,倒跳一丈。”
《台灣外記》裡洪升出場的時候,是天啟四年1624年),書裡說他當時是26歲。
可見他現在也就是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
但他與李旦同桌卻並不顯得局促,倒也符合慷慨豪邁的評語。
從《台灣外記》裡看,此人好像並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是顏思齊同輩人裡活得最久的一個。
直到鄭克塽當政時期,洪升居然還活著,並且做到了內峙果毅後鎮領兵的職位。
最後是在澎湖海戰失敗以後,被迫投降了滿清。
可見此人必有過人之處。
翁翊皇隻不過是個鐵匠,年齡也才三十多歲,他怎麼就有資格跟李旦坐一桌呢?
原來他是平戶藩主鬆浦鎮信的禦用刀工,也是個旗本武士,地位並不比三浦按針低。
而且李國助也希望能與翁翊皇同桌,
畢竟在他的心目中,後者已經是永明城鑄炮廠的技術總監了。
“顏叔,菜單都發給各桌了嗎?”李國助突然問道。
“已經安排婢女們去分發了。”顏思齊回道。
李國助掃視會場,果見那些從朝鮮買來的少女正穿梭在各桌之間,分發著菜單。
他們是陳衷紀替李國助去羅津港買瓷器時順便買來的,總共有20個,全是豆蔻年華。
因為永明要塞還在緊張的建設時期,柞蠶養殖業也還沒有開始布局,
所以李國助還沒打算給他們操辦婚事,
隻是權且讓他們做一些仆役的事情,的確跟丫鬟也差不多。
不過顏思齊稱他們為婢女,卻讓他有點不適應,正準備說點什麼時,卻聽李旦說:
“這吃個宴席怎麼還要點菜呢?”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