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道菜,先要把海參切片,用鹽、胡椒粉、辣椒粉醃製一刻鐘。”
“接著找個長條形的土豆去皮,切成連刀片,就是不完全切斷,所有切片連在一起那種。”
“然後把醃製好的海參片夾進土豆片之間,”
“再然後用洗淨的玉米皮把土豆包裹起來,放進爐子裡烤上兩刻鐘。”
“出爐以後,撒上胡椒碎、辣椒粉、芝麻、蔥花就可以了。”
這場宴席裡的一百零八種菜式,幾乎都是李國助複原的現代菜式。
但唯有這一道菜,卻是他的創新,隻不過還是有現代菜作為原型的。
這個原型就是風琴烤土豆,一道經典的西式菜肴。
風琴土豆夾在土豆片裡的不是海參,而是培根肉。
因為要招待兩個英國客人,李國助幾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道菜。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了做這道菜的困難,
首先是自己沒有培根肉,
其次則是這道菜的名稱會讓三浦按針和考克斯感到疑惑。
在現代,這道菜之所以得名風琴土豆,是因為被切成連刀片的土豆看起來像手風琴。
但手風琴是在1822年由德國人布施曼創製。
對於17世紀的歐洲人來說,風琴還是那種體積巨大的管風琴。
所以三浦按針和考克斯,是肯定沒法從形狀上理解這道菜為何叫風琴土豆的。
不過風琴土豆的形狀倒是讓李國助聯想到了蠶蛹。
他本來是想給它改個與蠶相關的名字,但又想把夾在土豆片裡的培根改成海鮮。
很快他就發現,隻要去掉海參表皮上的肉刺,其形狀便跟蠶蛹十分相近。
於是他索性就把風琴土豆裡的培根換成了海參,並果斷把菜名改成了海參烤土豆。
“誒,這個做法巧妙啊!咱們趕緊嘗嘗。”
李旦說著就要動筷子去夾。
“誒,等等啊爹。”
李國助連忙拉住李旦的袖子,朝三浦按針和考克斯那邊努了努嘴,
“照顧一下貴客的飲食習慣嘛。”
李旦如夢方醒,朝考克斯和三浦按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手收了回來。
考克斯莞爾一笑:
“小少爺太客氣了,我跟亞當斯在唐人屋敷吃席也不下幾十次了,”
“華人的合餐製我們早就已經接受了。”
“誒,還是分一下的好,這樣大家都能吃的一樣多。”
李國助還是堅持分餐,並解釋道,
“合餐的話,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的少,有的菜有人甚至還吃不上。”
“這不符合我辦這場宴席的目的啊,”
“我希望大家都能儘可能多地品嘗到土豆做的各種不同的菜肴。”
說到這裡,他又對那個傳菜的朝鮮少女笑道,
“小姐姐,麻煩你再給我們分一下菜。”
那少女對李國助福了福身,便開始給眾人分菜。
這次她沒再請人幫忙,一個人便麻利地分好了。
果然還是分的恰到好處,每個人盤子裡都不多不少分到了六片土豆夾海參。
而原來盛菜的盤子裡,卻是一片土豆和海參都沒有留下。
“哎呀,好吃呀!”
嘗了一口菜的李旦突然由衷地讚歎道,
“不但味道鮮美,做法也是匠心獨運,”
“這道菜的確擔得起頭菜之位啊!”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