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一目標,三浦按針在1614年12月前往暹羅的航程中經停琉球,調查在當地寄港的可能性。
12月27日,三浦按針一行抵達那霸港,遂即向當地官員提出船隻修理及補給請求。
但琉球方麵遲遲未予回複,不僅如此,當地官員還索要高額停靠費用。
麵對這些困難,三浦按針不得不暫停針對寄港地的交涉。
但另一方麵,他又派遣同行的威克姆就當地商貿狀況展開調查。
1615年1月19日,威克姆向平戶發送了琉球方麵的商情調查報告。
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琉球的龍延香產量豐富,
而且優質品每百斤8090匁,次等品每百斤60匁,黑色品每百斤20匁,價格便宜。
為此,三浦按針在臨行前購入少量龍延香試銷日本。
1615年6月,三浦按針一行返回平戶。
他在琉球采購的龍延香當月即被售出,價格為每百斤115匁,使商館獲利頗豐。
考克斯遂決定,加強對此類香料的采購。
7月,考克斯給予威廉·尼爾森6貫701匁丁銀,作為赴琉球收購龍延香的資金。
同時,他又致信商館雇用的獨立外商喬治·杜裡斯,要求其在采購航程中,若於琉球發現上等龍延香,就大量購入。
1615年9月,平戶方麵開始考慮將琉球作為穩定的貨源市場。
28日,威克姆在致萬丹方麵的書信中提出,將利用最佳手段於琉球設立商館,以保證所需商品的供給。
然而,事情的進展遠非預想順利。
10月,威克姆向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陳述了琉球市場的重要性,指出該地有大量龍延香、糧食及其它商品可在日本銷售,希望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
對此,公司並沒有給予任何回應。
1616年2月,考克斯亦致信公司總部,詢問於琉球設立商館的建議,公司同樣未作出回複。
此後,平戶方麵也再未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商館設立一事最終被束之高閣。
儘管如此,考克斯仍舊通過向那霸派駐館員進行香料等商品的采購。
其本人還投資龍延香貿易,以加強商館與琉球方麵的聯係。
這些事情李國助在前世的研究中就已有所了解,今生又通過與英國商館工作人員的交流進一步得到了證實。
他還知道,由於日本銷售市場遠離國內貨源中心,交易成本及風險較高,導致平戶英國商館一直都極度缺少來自英國本土的貨物。
因此,平戶商館為穩固並加強日英貿易,一直都在努力開拓亞洲本土的貨源市場。
但在開拓中國貨源市場的努力上,他們受到了明政府和葡萄牙的阻撓,
在南洋又遭到荷蘭與西班牙的強力競爭,致使他們隻能把目標放在朝鮮和琉球之上。
相比在朝鮮的舉步維艱,琉球起碼還算是有點進展的。
日本與朝鮮的貿易一直都是被對馬藩所壟斷。
所以當對馬藩得知英國企圖開拓朝鮮市場時,就進行了嚴厲而堅決的阻撓。
麵對在朝鮮的舉步維艱,考克斯在得不到東印度公司總部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堅持維護在琉球的有限開拓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