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共同商討並決定關乎行業發展的諸多事宜。
雖然其範圍局限在特定行業領域,卻體現出了集體決策、分工協作等委員會製度的典型特征。
17世紀初期,荷蘭在東南亞的各處殖民據點就采用委員會製度進行管理。
英國在日本各地的商館也使用委員會製度進行管理。
所以在商討永明學會管理製度的會議上,李國助向大家推介委員會製度的時候,考克斯和廉司南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著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後,代議製民主逐漸確立,議會成為國家重要的政治機構。
在議會內部,為了更高效且專業地處理不同領域的事務,各類專門的委員會也應運而生,如財政委員會、外交委員會等。
它們負責對相應議題進行深入調研、審議法案草案等工作,
然後向議會全體會議提供參考意見,助力議會更好地履行立法、監督等職能。
政黨為了更好地組織內部事務、製定政策以及協調競選等活動,也紛紛設立委員會。
如政策委員會負責研究社會形勢、製定符合政黨理念的政策綱領,
競選委員會專注於籌備競選活動的各項事宜等。
這些都使委員會製度在政黨政治層麵不斷豐富和細化。
1566~1609年的尼德蘭革命,是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
所以荷蘭人算是17世紀上半葉把委員會製度玩的最溜的國家,
17世紀也是荷蘭人叱吒風雲的世紀。
考克斯和廉司南雖然是英國人,但對荷蘭非常熟悉,認識的荷蘭人也不少,
所以也能為大家舉出很多荷蘭人成功運用委員會製度的例子。
至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則要等到1640年才能開始。
這場革命反反複複,曠日持久,一直到1688年爆發光榮革命才成功。
最後還搞出來一個折中的君主立憲製。
這使英國失去了17世紀,卻使她得到了18世紀,到工業革命之後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
直到20世紀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興起,
英國殖民體係逐漸瓦解,“日不落帝國”的光輝才逐漸褪去。
不過這就是後話了,李國助也不可能拿這些去說服大家接受委員會製度。
但前麵那些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何況中國古代的行會也是由德高望重的人開會商討行業大事的。
所以大家也都很快就接受了委員會製度。
到目前為止,永明學會裡到底有多少委員會,連李國助都搞不清了。
他聳了聳肩,無奈地笑道:
“要是顏叔能把所有事情都搞定,我也不會找你們了。”
“實際上,這就是顏叔走之前叮囑我的事情。”
“他讓我帶人,把他選定的那些伐木場改造成山蠶場。”
“等他一回來,就要能在裡麵放養山蠶。”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