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李國助自己,隻要能搞好製度建設,能阻止建奴入關,從而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工業化,及向現代化國家轉變提供肥沃的土壤就心滿意足了。
如果真的需要他親自搞什麼“發明”的話,他更願意儘快把疫苗、抗生素等藥物搞出來。
往近裡說,這些藥物大概率能救李旦、顏思齊等人的性命。
往遠裡說,明末那麼多的瘟疫也可以靠這些藥物去遏製。
“不不不,我可不是什麼天才,”
廉司南連忙謙虛地道,
“要不是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發明給了我靈感,”
“要不是你發明了冷凝器,”
“我這輩子也就隻能作為一個日本武士,客死他鄉了。”
李國助笑的眼睛都彎了,他情知不能再繼續這樣誇讚老師了,否則他會一直謙虛下去的,
於是問道:“現在就剩熱氣球還沒實驗了吧,我想這對老師來說,應該比蒸汽機簡單很多吧?”
廉司南含笑點頭:“沒錯,所以我打算5月20號進行第一次載人實驗。”
李國助若有所思,然後態度嚴肅地問道:
“您確定要在本月進行載人實驗嗎?能保證不會出問題嗎?”
廉司南卻搖了搖頭,說道:
“我不能保證一定不會出問題,但我必須在那天完成實驗,”
“因為6月1日,是家康大人的祭日,我必須回去參加他的祭奠儀式。”
“否則,我私自來到這裡的事情,肯定就會暴露。”
“何況家康大人對我有知遇之恩,於情於理,我都應該回去參加他的祭日。”
李國助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然後沉吟片刻,說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您就不該20號做實驗。”
“為什麼?”廉司南不解地問道。
李國助斜眼一笑,道:“您都在日本生活了十幾年了,難道還不知道日本的曆法嗎?”
廉司南恍然大悟,抬手一拍額頭,自責道:
“我真是糊塗了,要不是你提醒,險些誤了大事。”
德川家康的祭日,肯定是按日本曆法算,不可能按英國當時使用的儒略曆算。
日本當時使用的曆法,是宣明曆,從唐朝傳入後長期未進行大的修訂,
到明末時已經使用了800多年,與實際的季節變化出現了明顯偏差,
據記載,在江戶時代其日期與現實相差了2天左右。
即使不說這種誤差,宣明曆畢竟也是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
儒略曆中的6月1日,在不同年份裡對應的農曆日期可是不一樣的。
1616年6月1日,對應的是農曆四月十八。
1617年6月1日,對應的是農曆四月廿八。
所以廉司南若是按儒略曆來決定回日本的日期,那可就要遲到十幾天了。
“所以,老師,您最近兩三天內就應該出發了。”
李國助認真地提議道,
“至於熱氣球實驗,可以等今年秋季再來做,到時候我們肯定已經開始生產山綢了。”
“您可以用山綢製作熱氣球的氣囊,或許能確保實驗的安全。”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