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當家言之有理!”
陳勳深以為然地點頭道,
“我不再反對今年夏季就開始動工了,接下來我想跟小當家討論一下工期的問題,”
“根據小當家的圖紙,雅蘭城可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部分,”
“內城分三層,”
“底層為一邊長36丈、高二丈四尺的方角形夯土城基,”
“次層為一邊長30丈、高三丈的方角形銃台,設要賽炮20門,”
“頂層為一邊長24丈、高三丈的方角形銃台,設要塞炮20門,”
“台上為要塞行政區、官邸等建築。”
“外城為長方形銃台,長48丈,寬24丈,高三丈,有三座棱堡,及一座半月堡,”
“台上為兵舍、民居、工坊等建築,設要塞炮30門,”
“根據以上數據,我認為整個工程可分為兩期進行建設,”
“一期工程建造內城,二期工程建造外城,”
“目前我們能出動的施工人員最多為三百人,”
“所以我估計即使是完成一期工程的夯土城基,可能也需要兩年半!”
“如果施工人數始終隻能維持這個規模,則完成整個工程可能需要五年以上!”
“小當家確定要花費這麼長時間來建造雅蘭城嗎?”
“要知道,比雅蘭城大好幾倍的永明要塞,我們才不過是用了三個月建成的。”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建築方法,”
“雅蘭城是夯土築台,所以大大加長了工期,”
“永明城是以木為垣,所以大大縮短了工期,”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如略微修改一下雅蘭城的建築方案,”
“改成以木為垣的空心棱堡,當可在兩個月左右完工。”
“小當家是否願意考慮一下我的這個提議?”
“不,雅蘭城,我就要建實心棱堡!”
李國助立即斬釘截鐵地否決了陳勳的提議,並開始闡述自己的理由,
“永明要塞當初用木材建空心棱堡,是為了用最快的速度形成最基本的防禦,”
“但為了保證長治久安,我們終究還是要把城垣改建成夯土包磚結構。”
“而這個改建工程所需消耗的人力和時間肯定也短不了,”
“估計三百人持續施工的話,也得兩三年的光景吧?”
“沒錯,”
陳勳馬上附議,
“一直都隻有三百人施工的話,確實需要三年左右,”
“所以我才希望小當家能修改雅蘭城的建設方案,”
“免得耽誤了永明城要塞城牆改造工程的工期,”
“畢竟我們的人手一直都很緊張。”
李國助卻含笑搖了搖頭,說道:
“我們現在有1300人,顏叔和俊臣哥不久以後回來,還可能再帶來數百人,”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600人進行施工建設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陳勳沉吟片刻,略顯遲疑地道:
“可以倒是可以,但我不確定會不會妨礙到鑄炮廠、蒸汽機廠、紡織廠的正常運行。”
李國助立即掃過林翌、高貫、趙貞雅,說道:“各位覺得會不會對你們有影響呢?”
作為永明學會委員會的主任,三人都坐在第一排,相隔並不遠,林翌和高貫甚至還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