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上帝啊,這可真是一項天才的發明啊!”
考克斯又發出了他那標誌性的感歎,然後緊張兮兮地道,
“這該不會還是東漢時期的發明吧?”
李國助啞然失笑:
“那倒不是,從可追溯到的文字記載來看,這應該就是本朝的發明。”
“隻可惜發明家是誰已經無從查考了。”
“它原本隻是一種用於滅殺蚊蟲的小型燈具。”
“為了防治危害山蠶場的害蟲,永明學會經過研討,”
“把它放大到這個體量,用來誘殺森林害蟲倒也甚是有效。”
“怎麼會無從查考呢?”
考克斯詫異地道,
“如此偉大的發明,發明家又是這個時代的人,怎麼也不該被人遺忘呀。”
李國助搖頭輕笑,說道:
“最早記載吸蚊燈的,是一部叫做《金瓶梅》的小說,大約成書於嘉靖末期至萬曆初期。”
“由此可以推斷,這位發明家最遲也該是嘉靖末期的人物。”
“如今就算還在世,也該是古稀之年了。”
“再說就連《金瓶梅》的作者是誰,我們現在也都搞不清了,”
“更何況是他記載的一個小發明的發明者呢?”
“考克斯先生不必過於在意,像這一類發明在中國通常都會被視為奇技淫巧和玩意,”
“沒有幾個人會在意它的發明者的。”
“當然我們南海邊地公司除外。”
考克斯一臉地不能理解,鬱悶地搖頭道:
“中國人怎麼能這樣對待發明家呢?唉,想不通啊,想不通……”
楊天生、李俊臣、黃昭等人聽到《金瓶梅》,臉上都露出了曖昧的笑容。
“我的兒,你才多大一點啊,怎麼能看《金瓶梅》那種少兒不宜的書呢?”
李旦突然一臉憤慨地訓斥道。
“哎呦,不是的,不是的,老爺誤會了!”
陳勳連忙替李國助開脫道,
“《金瓶梅》裡記載吸蚊燈這事,是我跟小當家說的,他可沒看過。”
陳勳除了是建築工程委員會的主任,還兼任林業委員會的主任,
研發物理滅殺森林害蟲的裝置的任務,就是由他主持的。
不過他說的到底是實情,還是在為李國助開脫,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那就說不清了。
“真的嗎?”李旦一臉狐疑地盯著李國助問道。
“真噠,真噠,比真金還真!”
李國助連忙信誓旦旦地道,旋即話鋒一轉,
“這邊離半山腰已經不遠了,咱們走快些,去參觀織造坊吧。”
“啊!你們怎麼會把織造坊建在半山腰呢?”李旦詫異地問道。
“哎呀,到了地方,你一看便知!”
李國助重新走上棧道,在眾人前麵招手催促道,
“快走吧,快走吧!”
這條木棧道是從示範柞蠶場的西南角一直沿山坡向上延伸到柞蠶場的東北角,
並且還不是筆直的,而是彎彎曲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