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克斯見狀連忙催促道。
“唉,好的,各位請進。”林翌連忙閃到一邊,讓開門戶,請李旦等人進去。
考克斯愣了一下,詫異地問道:
“工坊不是在防禦區和居住區之間嗎?從這裡麵也能過去嗎?”
“可以的,所有密營之間都有地下通道相連。”林翌連忙解釋道。
“哦!”考克斯應了一聲,便當先彎下腰,邁步走進了低矮的密營門戶。
“上帝啊,想不到這裡麵竟如此寬敞清爽!”
等眾人都進到這個地窨子裡,考克斯又發出了他那標誌性的感歎。
與粗糙隨意的外表相比,這個地窨子裡麵顯得非常寬敞整潔。
四麵牆都用生石灰刷的平平整整,潔白無瑕,火炕也做的很精致。
房頂是用木桁架支撐頂棚和覆土的重量,所以房裡連一根梁柱都沒有。
這是二十平米的房裡看起來比較寬敞的主要原因。
說明李國助借鑒歐洲的建築技術改進了地窨子的封頂方式。
密營裡一點也不氣悶,而且還比較涼爽,濕度也比較適中,既不乾燥,也不潮濕。
冬暖夏涼,乾濕適中,正是地窨子的兩大優勢。
這一方麵是因為它半地穴式的結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牆上有門窗和通風口。
同樣是因為有門窗和通風口,陽光能夠通過這些部位照進密營內部,
使裡麵雖不算明亮,但也不至於昏暗,至少能滿足日常活動的需求。
“各位,請這邊走。”林翌用手掌尖指著北邊牆上的一道門戶說道。
那應該就是連通其他地窨子的地道入口。
“我來帶路吧。”陳勳說著就當先彎下腰,鑽進了地道裡。
地道不是直的,沒走幾步,就開始向右彎曲,牆上有油燈提供照明,
並且比較長,大約有十米左右,寬度僅容一人通過,高度約為1.7米,
身高一米六幾的人可以挺直走,超過一米七的就得彎下腰走了。
走出地道後,眾人進入了一間堆放著不少麻袋的地窨子裡,
麻袋都是鼓鼓的,不知道裡麵裝的是什麼,但可以肯定這是一間倉庫。
考克斯鼻翼翕動,似乎在努力嗅著空氣中若有若無的氣味,突然開口道:
“咦,這裡有穀物的香味,這是一間糧倉嗎?”
“嗬嗬,考先生好靈的鼻子。”
陳勳似笑非笑地道,也不知是在讚揚考克斯,還是在諷刺他,
“沒錯,這就是一間糧倉,這片密營區一共有兩間糧倉,”
“再通過一條地道,就能到織造坊了,請跟我來。”
說著陳勳當先走進了右邊牆上的一道門戶,
眾人跟著他又通過了一條全長十米左右向上彎曲的地道,果然進到一間有紡車和織機地窨子裡。
紡車有兩台,織機有一台,都有人正在使用,而且全是女子。
20平米也就隻能這樣了,再多一兩台紡車或織機和幾個人就會顯得擁擠了。
所以李旦這群人一進來,裡麵頓時就顯得局促了,
主要是紡車和織機就占了一半左右的麵積。
三個織工見是陳勳帶人進來,紛紛停下手上的工作,對眾人福身行禮。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