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國助就發現,他們進來的門的兩側牆角還有兩個分區。
左邊牆角是材料存放區,右邊牆角是成品存放區。
材料存放區靠牆擺著一個三層貨架,占地麵積約三四平米,
底層放著少許製造燧發槍需要的鐵、銅等金屬材料,
中層放著少許木材,用於製作槍托等木質部件,
上層放著少許燧石,用於製作打火部件。
其實貨架右邊牆上還有一個門戶,應該是通向倉庫的。
大部分材料應該是放在倉庫裡,這裡放少許材料,顯然是為了取用方便。
成品存放區也靠牆擺著一個由一片豎直的木板隔成兩段的展架,占地麵積約兩三平米。
從側麵看,展架就是一個豎放的直角梯形,上方的開口就是它的斜邊,前低後高,
前麵的隔斷裡豎放著幾把燧發手槍,後麵的隔斷裡豎放著幾支長短不一的燧發步槍。
考克斯突然轉身走到展架前,拿起一把燧發手槍翻來覆去地端詳起來。
李國助似乎很在意他的這個舉動,留意起了他看槍時的反應。
他注意到考克斯在查看那把手槍的槍口和槍機之時,都用了比較長的時間。
尤其是在剛看到槍機的時候,還明顯流露出了吃驚的表情。
將這把槍放回原來的位置後,考克斯又逐一觀看了展架上的其他槍支。
隻是都沒有再像看第一把槍時那麼仔細了。
如此大約過了至少十分鐘,考克斯終於把最後一支槍放回了展架,然後說道:
“這展架上雖然總共有12支燧發槍,但其實隻有四種槍,”
“一種步兵手槍,一種騎兵手槍,一種步槍,還有一種卡賓槍……”
“誒,打擾一下,什麼叫卡賓槍啊?”
高貫突然開口問道,他在四月底就造出了永明1617式的四種燧發槍。
經過試射以後,果然達到了李國助的設計目的,
在有效射程內,四種槍的破甲能力都相當可觀,都能輕鬆擊穿三層甲。
於是李國助便吩咐高貫集中永明鑄炮廠的生產力,開始批量製造永明1617燧發槍。
而這裡作為示範密營的槍械工坊,其中的工匠也是從永明鑄炮廠調過來的。
他們已經製成和正在製造的當然也是永明1617式的四種燧發槍。
所以當聽到卡賓槍這個陌生的名字時,高貫才會好奇地提問。
“卡賓槍就是騎兵步槍。”
不等考克斯開口,李國助就替他回答了,
“卡賓槍名稱的由來與西班牙的騎兵有關。”
“15世紀末,西班牙騎兵使用一種短步槍,”
“因為當時西班牙把騎兵叫作‘卡賓’,”
“所以這種供騎兵使用的短步槍便被稱為卡賓槍。”
“傳統步槍較長,騎兵在馬上使用各種不便,”
“不但容易被障礙物掛到,也不利於快速出槍射擊,及施展各種戰術動作。”
“於是便有工匠專門為騎兵設計了縮短槍管和槍托的短步槍。”
“沒錯,小當家說的很對。”
考克斯認可了李國助的解釋,然後問道,
“這四種槍是你們新設計的嗎?”
“我注意到,除了口徑比較大,利於破甲之外,它們的槍機也比較特彆,”
“似乎是對英格蘭的狗鎖槍機做了些許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