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升沒什麼可說的,從去年4月開始,就一直在乾往來日本接送人的事情,
順便也會幫公司運送貨物,比如從日本買糧,買原材料等,
或是把南海邊地公司產的貨物運往日本出售等。
何斌就是曆史上向鄭成功進獻荷蘭在台灣的布防圖的那位。
他眼下是在日本平戶的荷蘭商館供職,擔任通譯,幫助荷蘭商館與華商進行溝通。
所以很明顯,他這次是跟著雅克·斯佩克斯來的。
看在同為華人的情分上,李國助總要給何斌一些麵子,認真考慮荷蘭人的合作請求。
本來李國助是不想跟荷蘭人合作的。
因為遲早南海邊地公司都會與荷蘭人翻臉,
就算不是為了台灣,也可能會是為了爭奪南洋的市場。
而且在曆史上,荷蘭在明清鼎革之際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沒少幫過滿清。
最著名的,就是1663年至1664年間,他們與滿清聯合圍剿明鄭的事情。
還有1633年7月12日,荷蘭艦隊趁鄭芝龍率主力部隊在福寧剿匪之時,
突襲廈門港,擊沉鄭芝龍25~30艘大型戰船及15~20艘小型戰船的事件,
也讓李國助不得不防著他們一手,省的他們惦記上了南海邊地。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早跟他們劃清界限,省的到時候彼此難堪。
然而去年春季,平戶英國商館突然開始打折銷售產自東北的名貴毛皮,
秋季又不知從哪弄來了大量的生絲和絲綢在日本售賣。
這當然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平戶荷蘭商館的注意,
就連江戶幕府都開始留意起了平戶英國商館的異常。
當然日本留意的主要是毛皮,因為那是日本和朝鮮貿易的大宗商品。
雖然考克斯一直在努力開拓朝鮮市場,
但在江戶幕府和對馬藩的阻撓下,一直都沒有進展。
那麼這些毛皮的來源就顯得非常可疑了。
至於生絲和絲綢,他們隻會認為是英國商館又做成了一次走私貿易罷了。
儘管這次的生絲有些特殊,並不是他們熟悉的桑蠶絲,
英國商館還非常熱情地教授購買生絲的客戶,如何正確地給柞蠶絲染色。
然而荷蘭商館可就沒有那麼好糊弄了。
他們從1610年開始,就得到了德川家康的許可,把市場拓展到了朝鮮。
考克斯在開拓朝鮮市場上屢屢受挫,未必就沒有荷蘭人從中作梗。
所以英國商館去年春季突然打折出售大量名貴毛皮,同樣也引起了荷蘭商館的高度重視。
另一方麵,荷蘭商館也一直都有參與大明與日本之間的生絲和絲綢走私貿易。
他們很清楚這其中的困難。
而平戶英國商館去年出售的生絲和絲綢數量之巨大,
在他們以往的曆次走私貿易中,都是極其罕見的。
這自然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
所以去年春季,他們就開始動用各種關係和手段,打探平戶英國商館的毛皮進貨渠道。
而當秋天,平戶英國商館的生絲和絲綢大賣以後,他們就更是加大了打探力度。
就連何斌都到李旦府上打探過消息。
一開始英國商館的成員都是極力掩蓋,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