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記得。”
陳勳頓了頓,像是在一邊回想,一邊說道,
“你說當時英格蘭超過八成的戰艦都是武裝商船,平均載炮數量在30門左右。”
“隻占兩成不到的34艘戰艦,載炮數量也就是44炮艦的水平。”
“而西班牙卻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很多都配有50門火炮,”
“艦隊共有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的士兵,但最後還是敗了。”
“我記得你當時說,英格蘭之所以能取勝,是因為戰艦有機動性和射程優勢。”
“沒錯。”
李國助立即附議,
“所以說戰艦並不是越大越好,越大就意味著機動性越差。”
“而小型戰艦相對大型戰艦一定有機動性優勢,”
“隻要火炮的有效射程再超過大型戰艦,就能取得優勢。”
“那英格蘭海軍現在還是以武裝商船為主嗎?”陳勳問道。
“不了,進入本世紀以後,他們開始逐漸增加專業戰艦的比例。”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陳勳繼續問道。
“因為木材啊!英西海戰後,他們逐漸積攢了足夠多的風乾15年以上的優質木材。”
“當然要建造更多的專業戰艦來提升海軍實力。”
“小船相比大船的機動性優勢雖然是絕對的,但火炮的射程優勢卻不是絕對的。”
“一旦在火炮上不能形成優勢,小船的戰力肯定還是比不上大船的。”
“何況武裝商船為了節省成本,用的木材還不如專業戰艦,”
“沒有射程優勢,被打到也很容易失去戰鬥力。”
李國助有些不耐煩地說到這裡,突然抬手搗了陳勳的胳膊一拳,嗔道,
“你丫是故意的吧!真要連這都想不明白,豈不是白跟我一起造仁王號了?”
“咱們的海軍還在起步階段,缺少充分風乾的優質木材,”
“所以更應該借鑒英格蘭海軍的成功經驗,從武裝商船做起。”
他如今已12歲了,身高已達到一米六左右。
在這個時代,許多成年人也隻能長到這般個頭。
反正陳勳比他也高不了多少,有個一米七幾了不得了。
“嘿嘿……”陳勳齜牙一笑,仿佛默認了李國助的推測。
“賢侄……”
兩人正在嬉鬨,忽然有個熟悉的聲音從李國助身後傳來。
李國助回頭一看,不是歐華宇卻是誰,慧琴和秀畫也跟在他旁邊。
在原來的曆史上,歐華宇是今年3月去世的,而如今都9月了,他卻還活得好好的,
而且麵色紅潤、腿腳便利,說話中氣十足,完全是一副很健康的樣子。
這說明李國助這兩年多給他調理的很好,而且十有八九也將改變他的命運。
隻要他能平穩地度過今年,那命運便實打實地改變了。
“歐叔,你是出來散心的,還是專程來找我的啊?”
李國助趕忙轉身麵對歐華宇,笑問道。
“自然是專程來找你的。”
歐華宇臉上的表情有點不自然。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