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麵那條橫道,這條橫道要熱鬨不少,兩邊至少有五成店鋪都開張了。
而且這些店鋪基本沒有明顯的地域劃分,
任何地區的商人開的店鋪,都有可能出現在街道上的任何一處,
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歐洲人開的店鋪,
有經營鐘表的,有經營皮貨的,有經營毛紡織品的,
有做裁縫的,有開酒館的,甚至還有經營石膏像的。
李國助在一家鐘表店裡徘徊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老板是個不怎麼愛搭理顧客的人,從他進門到離開,一直都在專注地搗鼓一隻八音盒,
也不知道是在修理,還是在組裝,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李國助甚至在他邊上觀察了十多分鐘,都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也不怕有人偷盜,簡直是一點防範心都沒有。
店裡的商品有鐘表、懷表、八音盒等,各個都很精美,絕對價值不菲。
在旁邊觀察了一陣後,李國助終於確定他是在製作八音盒。
看這人做事如此專注,又是個鐘表匠,李國助就想招攬他進入永明學會。
但是看他那專注的模樣,又實在不忍心打擾,
想想反正人都在這裡,隨時都可以來招攬,便默默地離開了。
走的時候還拿走了一塊精美的懷表,
因為不清楚價格,李國助直接給他放了兩張銀票,都是一千兩的麵額。
這可不是他錢多人傻,當時歐洲的機械懷表在大明畢竟還是新鮮事物,價格絕不會低,
即使是製作工藝相對簡單,機芯構造不複雜,外觀裝飾也較少的普通品類,
也能賣到幾十到幾百兩銀子。
對於工藝精湛、機芯複雜,帶有報時、日曆等特殊功能,
或者外殼采用黃金、白銀並鑲嵌寶石等珍貴材料、有精美的琺琅彩繪等裝飾的懷表,
在歐洲本土就是貴族或富人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而在大明的價格也會非常高昂,可能價值幾萬兩甚至十幾萬兩銀子。
李國助拿走的這隻懷表外殼是銅製的,也沒有鑲嵌寶石,
但卻有非常精美的掐絲琺琅,明顯還用到了金絲和銀絲,還有鍍金。
所以李國助估計價格怎麼也都在白銀千兩以上,為了保險起見,便給了他兩千兩。
走到橫道南端,李國助終於發現了一處獨特的區域。
周圍的商鋪幾乎清一色都是歐洲人開的店鋪,就連店鋪的建築風格都是歐式的。
李國助進去一問,才知道這裡是一座天主教修道院。
很多店鋪的老板都是天主教國家的人,尤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為主。
西班牙人基本都是從馬尼拉來的,葡萄牙人基本都是從澳門來的。
這裡也有少數華人老板,但無一例外都是天主教徒。
李國助很慶幸,也很感謝李篤培沒有把修道院放在市鎮區的中心。
看來李篤培雖然與利瑪竇有些交情,但主要是為了學習歐洲數學和建築技術,
未必就像徐光啟和王徵那樣皈依了天主教。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