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李國助從腰間解下自己的錢袋,
從中取出一塊十兩的銀錠、一張十兩的銀票,與十四枚西班牙銀元擺在桌上。
“我想請問各位,這三種貨幣,你們比較喜歡哪一種?”
桌上其他人又交換了一陣眼神,結果楊天生開口道:
“這個得看情況,不能一概而論的。”
“哦,這話怎麼說?”李國助笑問。
楊天生雲淡風輕地答道:
“若是從便利性的角度看,當然是紙幣最好。”
“不過大明寶鈔嘛,大家都知道的。”
“若是從海外貿易的流通性看,西班牙銀元最好。”
“若是在大明國內,當然是銀錠最好。”
李國助含笑頷首,又掃視桌上其他人道:
“還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嗎?”
“我比較喜歡西班牙銀元。”
虞明珠突然笑著說道,臉上顯出兩個淺淺的酒窩,
“好看,有些時候支付起來也比銀錠和碎銀子方便。”
“奴家也喜歡西班牙銀元呢。”
身後突然傳來嫣語軟軟糯糯的聲音,
“上麵的花紋挺好看,同一個錢袋裡,能裝下的銀元也比銀錠和碎銀子多。”
李國助回頭衝他笑了笑,又扭頭問同桌的人道:
“還有人想說什麼嗎?”
剛才沒發言的人又相互交換了一陣眼神,紛紛搖了搖頭。
“叔父,你常年做馬尼拉貿易,接觸的西班牙銀元很多,難道就沒有什麼想說的嗎?”
李國助有些意外地看著黃明佐問道。
黃明佐笑嗬嗬地道:“我能說的都已經被楊小弟和兩位姑娘說過了。”
“您再想想,真沒有什麼他們沒說到的地方了嗎?”
李國助向前一湊,逼視著黃明佐道。
“呃……”
黃明佐沉吟起來,似乎在努力回想什麼,片刻之後,眼中忽然一亮,
“還真有他們沒說到的!”
“是什麼?”李國助急忙問道。
“成色和重量的標準程度。”
黃明佐老神在在地說道,
“西班牙銀元製作相對標準化,”
“有較為固定的含銀量、重量規格以及清晰可辨的幣麵圖案和文字標識等。”
“其規格樣式便於各國商人識彆、驗證,這使得其在國際間流轉時更容易被接受,”
“大家基於對其固定標準的信任,願意使用它來結算,”
“降低了交易中因貨幣成色、重量等問題產生爭議的風險。”
“反觀大明的銀錠雖然有十兩、二十兩、五十兩等常見規格,”
“但在實際鑄造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銀爐所鑄造出來的銀錠在成色、形狀、銘文等方麵差異較大,”
“很難像西班牙銀元那樣形成統一且易於識彆的標準,”
“這使得外國商人在交易中對其難以準確判斷價值,”
“不利於其在海外貿易中廣泛傳播並得到認可。”
“究其原因嘛……我覺得主要是兩者的製造工藝的差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