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對加哈禪說這話,也算是給他提了點醒,
是看四人剛才對去北海道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可能會一致選擇遷徙北海道。
他倒不是怕這四人都舉族遷徙北海道,都去了反倒好了。
隻是他覺得加哈禪在過去的五年裡,每年冬天都堅持向永明鎮輸送部落裡的漢奴,
雖說是為了換糧食,倒也算是對永明鎮的發展有貢獻,
就這麼被忽悠到北海道去跟鬆前藩的小日子爭地盤,他有點於心不忍。
加哈禪頭兩年,都是每年給永明鎮送來上百漢人,僅限於他們自己氏族的奴隸。
但是從1618年起,他開始動員鄰近氏族加入這項貿易,使送來的漢人數量增加。
所以這五年下來,在他的斡旋下,骨看兀狄哈部送到永明鎮的漢人已有上千之多,還兼顧了男女比例,也是挺夠意思的。
見加哈禪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李國助又看向雄道阿,
“雄道阿族長能征善戰,不妨選擇加入我們的軍隊。”
“你放心,給我們賣命,待遇從優,軍餉跟漢人士兵一樣,絕不會區彆對待,”
“而且我們攻城破陣都有大炮,不會讓你們去送死的。”
他又看向忽剌溫,
“至於忽剌溫族長,不妨選擇與我們一起開發你們的祖地。”
其實顏思齊給出的四個選擇,就是他們根據這四個氏族各自的特點量身定做的。
所以大概率這四個氏族也會按照他們的預想做出選擇。
尼湯介氏族的領地位於摩闊崴一帶,是四個氏族裡最擅長海洋捕撈的。
所以顏思齊他們就給他定製了舉族遷居島上,並與永明鎮合開漁業公司的選項。
加哈禪氏族的領地位於琿春河口,近朝鮮穩城,側重與朝鮮的邊境貿易。
這就決定了他長袖善舞的特點,總是周旋於後金與朝鮮之間,試圖保持獨立。
在1620年代初期,加哈禪氏族在琿春河口與朝鮮對峙,
時而朝貢,時而寇邊,以至朝鮮史料稱其“狡黠多詐”。
所以顏思齊他們就給他定製了舉族遷居北海道的選項。
他們相信,以加哈禪的狡黠多詐,再加上永明鎮的支援,加哈禪氏族一定可以在北海道爭得一隅之地。
雄道阿氏族的領地在圖們江北岸內陸,今吉林延邊一帶,以狩獵為主,較少涉足沿海。
這種擅長狩獵的氏族隻要有好的武器裝備,打仗一般是不會弱的。
雖然這幾年,沒聽說過他們與朝鮮發生過什麼衝突。
但據史料記載,1623到1625年間,雄道阿部活躍於圖們江下遊,與朝鮮穩城、慶源等地邊民發生摩擦。
朝鮮邊將多次奏報其“屢犯邊境,擄掠人畜”。
1627年丁卯之役後,雄道阿歸附後金,被編入寧古塔駐防體係,參與對黑龍江流域未歸附部族的征討。
他以善戰著稱,1640年代受命於寧古塔昂邦章京,參與東北亞邊疆擴張,還參與過清朝對俄作戰,如烏紮拉村之戰等。
所以李國助就建議給他定製了舉族男丁參加永明鎮軍隊的選項。
雄道阿氏族總共不過二三百戶,總人口也就一千多人,男丁也就是幾百人,能編成八旗一兩個牛錄也就不錯了。
所以把他們打散了編到永明鎮的軍隊裡,再加上家眷在永明鎮手裡,以及優厚的軍餉,也不怕他們會有什麼異心。
忽剌溫氏族的領地,是在今俄羅斯哈桑區圖們江口的哈桑鎮的哈桑湖一帶。
據史料記載,這廝1624年侵擾朝鮮慶源府,被朝鮮邊軍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