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永明鎮時,補給若不夠了,還可以隨時返回朝鮮劫掠。”
“妙啊!”範文程連忙大拍馬屁,“八貝勒真是足智多謀啊!”
“哈哈哈,老八還是你鬼點子多啊!”
努爾哈赤開懷大笑,又掃視皇太極、代善、杜度,
“老八、老二、杜度,不如咱們六旗湊出三萬人馬,去遠征永明鎮。”
“爭取一次就把它徹底打服,順便把綏芬路也收回來,如何?”
目前八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是由努爾哈赤自領;
正紅旗和鑲紅旗由代善一人獨領;
正白旗旗主是皇太極,鑲白旗旗主是杜度。
所以努爾哈赤每次說要從除正藍、鑲藍兩旗外的其他六旗調兵時,都會問這三個人。
杜度是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的長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長孫。
褚英自幼便跟隨努爾哈赤四處征戰,作戰勇猛,
在統一女真各部等諸多戰事中屢立戰功,展現出較強的軍事才能。
努爾哈赤曾一度對他寄予厚望,有意培養他做接班人,讓他執掌國政等事務。
但後來褚英與諸貝勒、大臣的關係處理不佳,且性格上存在一些缺陷,行事較為專橫,
最終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年僅36歲。
可能是因為心存愧疚,努爾哈赤就讓杜度這個孫子輩做了鑲白旗旗主。
“不妥啊,父汗!”
皇太極立馬反對道,
“我們發兵三萬去攻打永明鎮,勢必會造成後方空虛,毛文龍定會乘虛而入。”
“還是發兵一萬比較合適,主要以破壞永明鎮的蠶場為目標。”
“至於綏芬路就隨緣吧,能收回來最好,收不回來也不必強求。”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
努爾哈赤若有所思地道,
“那現在就剩下出兵時間了,既要發兵一萬,又要借道朝鮮,本月發兵怕是有些不妥吧。”
“大汗!”
揚古利急道,
“唯有本月發兵,我軍才能在秋收之時到達永明鎮,因糧於敵啊!”
“你懂什麼?大汗高瞻遠矚,豈是你能質疑的!”
範文程連忙搶白道,
“我軍不習水戰,一萬兵馬要渡過鴨綠江和豆滿江絕非易事。”
“何況南海邊地也是水網密布,現在去也存在渡河難的問題。”
“臣建議等冬季再發兵不遲,到時鴨綠江和豆滿江都已結冰,可以直接騎馬渡江。”
“同時近海結冰,也能方便我軍封鎖永明鎮的沿海城池,避免他們從海路逃脫,或從海路得到補給。”
“據臣掌握的情報,除了雅蘭城,永明鎮的其他沿海城池冬季都是無法對外通航的。”
“而且冬季發兵,朝鮮和永明鎮都有秋收後儲備的糧食,也能方便我軍因糧於敵。”
曆史上後金兩次大規模入侵朝鮮都是在冬季。
一次是1627年正月的丁卯之役,兵力為3萬。
一次是1637年冬月的丙子之役,兵力為10萬。
雖然都還沒有發生,但範文程確實說出了後金選在冬季大規模入侵朝鮮的內在邏輯。
1萬兵力雖然無法與3萬和10萬相提並論,但也絕對算得上大規模入侵了。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