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興鎮是朝鮮“東北六鎮”之一,位於圖們江下遊近海口處。
東北六鎮,是15世紀朝鮮世宗時期為鞏固北部邊疆、防禦女真部落而在圖們江沿岸設立的六座軍事行政據點。
從圖們江上遊到下遊,六鎮分彆是會寧鎮、鐘城鎮、穩城鎮、富寧鎮、慶源鎮、慶興鎮。
會寧鎮設立於1434年,位於圖們江上遊東岸,原本是女真斡朵裡部的居住地。
朝鮮世宗時期驅逐女真部落,設立會寧鎮以加強對該地區的控製。
鐘城鎮設立於1441年,位於圖們江中遊東岸,
主要作用是防禦女真部落的侵擾,並加強對圖們江沿岸的管控。
穩城鎮設立於1441年,位於圖們江南岸,是朝鮮北拓政策的重要據點。
與慶源、慶興等鎮共同構成朝鮮在圖們江的防禦體係。
富寧鎮設立於1449年,是六鎮中最晚設立的一個。
主要職能是鞏固朝鮮在圖們江中遊的統治,並進一步壓縮女真人的生存空間。
慶源鎮最初設立於1398年,後因女真部落的反抗一度廢棄,1434年重新設立。
位於圖們江下遊西岸,是朝鮮北進政策的關鍵軍事據點。
慶興鎮設立於1443年,位於圖們江入海口附近。
主要作用是控製圖們江下遊及日本海沿岸地區。
東北六鎮的設立是朝鮮世宗時期北拓政策的核心部分,
目的是將朝鮮的疆域推進至鴨綠江和圖們江一線,並削弱明朝對女真部落的影響力。
朝鮮通過軍事驅逐和行政管轄,逐步將原本屬於明朝建州衛的女真領地納入其版圖,最終使圖們江從明朝的內河轉變為中朝兩國的界河。
“顏總督,你們真的準備放建奴平穩渡江嗎?”
徐光啟突然開口說道,
“建奴不習水戰,若是我們能利用水師優勢,在他們渡江時予以攔截,應該可以給他們造成不小的傷亡。”
徐光啟對歐洲的一切學問都很感興趣,聽說永明鎮要在顏楚河口建造一座木製棱堡,他就興衝衝地跟了過來。
他不但親眼見證了顏楚城的整個建造過程,還參與了此城的設計,也算是對永明鎮有貢獻了。
得知建奴要來攻打永明鎮,他更是強烈要求留在這裡,見證這場即將發生的戰鬥。
“徐大人說的很有道理,但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做到。”
廉司南突然說道,
“建奴很可能會強迫朝鮮水師幫助他們渡江的。”
“如果我們攻擊朝鮮水師,可就正中了建奴的下懷。”
“為了對抗建奴,我們必須爭取與朝鮮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不是相互傷害。”
“廉先生說的有道理,”
徐光啟笑道,卻又話鋒一轉,
“可朝鮮水師也不見得就會協助建奴渡江吧。”
“我倒是覺得,他們更有可能脅迫六鎮藩胡幫他們渡江。”
“沒錯,這的確是更有可能的。”
廉司南點頭稱是,
“而且攔截六鎮藩胡的船隻,要比攔截朝鮮水師容易的多。”
“不過據我所知,六鎮藩胡對朝鮮的邊境安全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