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的眼神瞬間黯淡了下去,他總認為古代的道士在煉丹過程中,是有可能偶然煉出雷酸汞的。
上輩子,他就苦心尋找過這類證據,可惜一直都沒有什麼發現。
如今鶴放道人居然也說沒遇到過,說明17世紀初,中國還真沒人合成出過雷酸汞,或是類似的敏感藥劑。
其實雷酸汞不過是一種由汞、硝酸和乙醇反應形成的爆炸性化合物,
所以李國助要想自己合成雷酸汞一點都不難。
畢竟他都已經提前摸索出了工業化製取硝酸的方法。
至於汞和乙醇現在就更不是什麼問題了。
隻是,如果鶴放道人在煉丹時偶然合成出過雷酸汞,他就更容易讓這項發明以合理的方式出現了。
“你說的這種藥劑,我可能知道。”廉司南突然開口說道。
“哦,真的嗎?!”
李國助又驚又喜,徐光啟與鶴放道人的目光也都瞬間集中到了廉司南身上。
“這種藥劑叫雷金,就像你說的那般特彆敏感,輕微的摩擦、撞擊都能使其爆炸,”
廉司南老神在在地說道,
“我是在一本1585年出版的煉金術筆記上看到的,”
“它的作者是神聖羅馬帝國煉金術士塞巴爾特?施瓦策爾。”
神聖羅馬帝國就是後來的德國,隻不過當時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德國。
“那本筆記上有沒有說雷金是如何製造的?”李國助迫不及待地問道。
其實他上輩子不記得在哪偶然看到過一種說法,
雖然雷酸汞的正式發現通常歸功於英國化學家愛德華·查爾斯·霍華德,
他在1800年發表了相關研究,
但更早時代的煉金術士可能早已在實驗中遇到過它。
所以他今天刻意把廉司南請過來,就是期待後者能提供相關的信息。
而廉司南果然也沒有讓他失望,
所說的“雷金”很可能就是16世紀的煉金術士偶然合成出來的雷酸汞。
之所以他沒有邀請雷耶斯、範迪門、考克斯等其他熟悉的歐洲人,
是因為對他們還有所防範,
怕他們把自己搬運過來的後世的武器設計理念傳回歐洲,使歐洲提前變得更強大起來。
儘管多幾個歐洲人會有更多機會得到相關信息,他還是不敢冒險。
而廉司南就不一樣了,除了是自己的老師外,也已經打算在東方度過餘生了。
雖然廉司南目前還在日本做武士,但是據李國助觀察,
比起對德川家康的敬重,前者對現任幕府將軍德川秀忠似乎並不是多麼忠誠。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德川秀忠改變了的德川家康的對外政策,正在積極推行鎖國政策。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妻兒都在日本,廉司南很可能會離開日本,來永明城定居。
其實隻要能確定廉司南真有此意,李國助也並非沒有辦法幫他們一家人離開日本。
“嗯——好像是說——用王水溶解黃金,再與阿摩尼亞水反應,就能製得雷金。”
廉司南皺著眉回想道。
李國助一聽這個合成方法,就知道雷金並不是雷酸汞。
但其實雷金與雷酸銀、雷酸汞都屬於雷酸鹽,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性質很不穩定,
在受到撞擊、摩擦、加熱等外界作用時,容易發生劇烈的爆炸,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