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李國助所料,建奴到八月初十就遺棄了所有中毒的士兵。
而且四路人馬就好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一般,幾乎是同時做了這件事。
因為中毒者有一兩千之多,四路人馬隻能是每路攜帶了三五百中毒者。
這對每路隻有一千多正常人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所以當八月初十乾糧即將耗儘時,四路人馬都毫不猶豫地遺棄了各自攜帶的中毒者。
不僅沒給他們留下一粒糧食,甚至還搶走了他們身上剩下的乾糧。
得到斥候報告後,洪旭立馬就派兵去救了那些被遺棄的建奴中毒士兵。
回來一合計,發現總共救回了1500多人,一審問才知道所有中毒者大約有1800多人。
並不是所有的中毒者都被遺棄了,
一些貴族和軍官就沒有被遺棄,被遺棄的隻有普通小兵。
而永明軍也沒能救下所有小兵,
有些人在昨天就因為吃了過多發芽土豆而中毒身亡,
還有些人在永明軍到來前就被山裡的野獸吃了。
這些人被關押到徹底恢複以後,就被李國助派船送去了蝦夷地。
給永明鎮民眾的理由,卻是送去東江鎮給毛文龍處置。
不然他怕這些建州兵沒法活著離開港口。
畢竟恨不得把建奴生吞活剝的遼人實在是太多了。
骨看兀狄哈部的四大氏族並沒有全部按照李國助的安排做出選擇。
其中真正如他所願的隻有尼湯介的氏族,
遷居到熊島之上,與永明鎮合資辦了一家漁業公司。
忽剌溫氏族沒有留在祖地,融入遷居過去的漢人移民,而是決定與尼湯介氏族合並。
如今,他們都是熊島漁業公司的員工了。
雄道阿、加哈禪兩個氏族也合並了,還一起遷居到了北海道。
這些原始部落跟農耕民族不同,沒有多麼深的鄉土情結。
隻要對生存和發展有利,他們隨時都能離開生活繁衍了很久的土地。
要不是內陸地區已經住滿了女真氏族,他們可能早就遷移到內陸去了。
他們在如今日本劄幌市石狩川的入海口有一個據點。
兩個氏族的人口加起來都快四千了,與鬆前藩和蝦夷人相比也算人多勢眾。
加上雄道阿驍勇善戰,加哈禪擅長外交,兩人取長補短,配合天衣無縫,
再加上南海邊地公司的各種支援,他們已經把殖民地搞得風生水起,儼然已經成為北海道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這可以說是大大出乎了李國助的預料。
如今看來,可比讓雄道阿的氏族加入永明鎮的軍隊強多了。
本質上,他們現在就是一家殖民公司,隻是最初的一批移民不是漢人罷了。
等永明鎮的人口超過二十萬以後,李國助就會開始派漢人殖民北海道。
到時他會讓新移民在北海道建立更多的據點。
說穿了,李國助就是讓雄道阿和加哈禪的氏族去打前鋒的,他不怕他們做大了會反水。
畢竟要對抗鬆前藩和蝦夷人,僅靠人數是不夠的,還得有先進的火器和農業技術。
而這些卻不是他們這些原始部落所能搞定的,
離了永明鎮,他們僅憑弓箭可不見得能搞定鬆前藩和蝦夷人。
分成四路的建奴大軍並沒有同時翻越黑山山脈到達琿春,也沒有在琿春彙合,
卻都無一例外地劫掠了琿春河流域的瓦爾喀人和庫爾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