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種需求,被動閥徹底失效,完全無法應對這種複雜度,
無法精確控製四個閥門的開閉時序,
無法實現兩側閥門在活塞換向時的瞬間切換。
重力閥響應速度跟不上高速運行需求。
雙作用設計直接推動了滑閥的完善和普及。
單個滑閥通過偏心輪連杆機構與主軸聯動。
滑閥的往複運動自動、同步地控製汽缸兩側的進汽和排汽通道切換。
純被動閥在雙向汽缸上麵臨無法克服的根本性缺陷。
因其需要四組閥門在高速下精確同步切換,且依賴膨脹做功提升效率。
被動閥在時序控製、響應速度、密封性上的缺陷,會導致效率崩塌、運行不穩定甚至機械損壞。
主動閥,尤其是滑閥通過機械強製聯動解決了這一核心矛盾,成為雙作用蒸汽機的技術基石。
由此可見,徐光啟想在雙向汽缸中使用被動閥門是根本行不通的。
按照他的圖紙造出的雙向汽缸原型機,是根本不可能正常運行的。
不過按照一般的發明規律,瓦特不太可能在發明雙向汽缸的同時也推出主動閥門。
他當初應該也是造出過使用被動閥門的雙向汽缸原型機的。
直到原型機在運行中遇到了問題,他才會去考慮如何解決,進而摸索出了滑閥。
李國助對此並不是很了解,他隻是覺得徐光啟應該還要花些時間才能拿出正式的圖紙。
於是他就悄悄地退出了中軍帳。
……
1623年4月10日,天啟三年三月十一,午時,永明軍大營。
“崔澱怎麼還不開城投降?”
李國助已經等的不耐煩了,
“我把最後期限給到三月十二,可不是讓他們真的等到三月十二才開城投降。”
“看來那金夢瑞和樸宗慶,是真的打算要據城而守了。”
楊天生開口說道。
昨天李國助在濟州水營的帥帳中接見金夢瑞和樸宗慶時,楊天生、陳衷紀、張弘、陳勳、洪旭等人也都在場。
金夢瑞和樸宗慶離開後,李國助與徐光啟的那番對話,他們也都聽到了。
現在很多人估計也跟楊天生是一個想法。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洪旭不緊不慢地說道,
“還是再耐心等等吧,如果到酉時,他們還不開城投降,那就說明沒戲了。”
“明天一早,咱們就可以開始攻城了。”
“你們都什麼看法?”楊天生掃視陳衷紀、張弘、陳勳三人。
三人交換了一陣眼神,突然陳衷紀左右張望了一下:
“唉,玄扈先生怎麼沒來呀?他學識淵博,足智多謀,肯定能給出更好的建議。”
“他在設計新式蒸汽機呢,可沒功夫管這事。”李國助說道。
“新式蒸汽機!”
楊天生、陳衷紀、張弘等人異口同聲地驚叫起來。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