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大多是回籍養老,可真遇上朝廷有急難,或是少了個能挑大梁的,被重新征召回去的也不是沒有。
一個是帶著幾分罰沒的“賦閒”,一個是合乎規矩的“退休”,單看名目相近,內裡的榮寵與貶抑,卻是天差地彆。
所謂“賜歸”不過是“冠帶閒住”的一種委婉說法罷了,
是以“皇帝恩賜回鄉”為名義,賦予罷職行為一定的榮譽性。
這種說法多見於對曾有功勳或位高者的處置,用“賜”字掩蓋懲戒性質,顯得更為體麵。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啊!”
李旦仿佛如釋重負,
“不知犬子對先生可還恭敬?若有失禮之處,小人一定狠狠責罰他。”
“哈哈哈哈,李員外說笑了。”
徐光啟朗聲一笑,抬手撫了撫頜下的短須,目光溫和地掃過李國助,語氣裡滿是懇切,
“我與令郎這些時日相處,早已是亦師亦友的情分。”
“他待我素來敬重,衣食住行照料得周周全全,直如上賓一般,半分失禮的地方也無。”
說罷,他轉頭看向李國助,眼中帶著讚許:
“弘濟這孩子,既有魄力又肯聽勸,遇事總會跟老夫討教幾句,這般謙遜好學的性子,實在難得。”
李旦忙躬身拱手,臉上堆著感激的笑,語氣愈發恭謹:
“先生謬讚了!小兒頑劣,能得先生這般教誨提攜,是他三生有幸。”
“他這性子毛躁,往日裡在海上野慣了,若有什麼言行失當之處,還望先生多多包涵,”
“該敲打時儘管敲打,有先生這等大才點撥,是他的造化,也是我李家的福分啊!”
說罷又轉向李國助,沉聲道:
“還不快謝過先生?往後更要謹聽先生教誨,莫要辜負了先生的心意!”
一邊說,一邊朝兒子使了個眼色,滿眼都是“得遇良師當珍惜”的鄭重。
李國助連忙上前一步,對著徐光啟深深一揖,腰彎得極是恭敬:
“先生言重了。若非先生時常提點,小子怕是還要在迷霧裡繞許多彎路。”
他直起身時,臉上帶著誠懇的笑意,又補充道,
“就說這次跟朝鮮人談判,若不是先生教我‘以理服人、以勢護利’,隻憑我那點粗淺見識,怕是要吃大虧。”
“往後還請先生莫要客氣,但凡小子有做得不妥當的地方,儘管直言訓斥,能得先生教誨,是小子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徐光啟聞言朗聲一笑,抬手虛扶了李國助一把:
“弘濟快彆多禮,你我之間何須說這些見外話?你肯聽勸、肯實乾,便是最好的長進,比那些空讀死書的強多了。”
他抬頭望了望日頭,隻見晨霧已散,陽光漸漸烈了起來,便朝眾人擺了擺手,
“時候不早了,咱們還是趕緊上船吧。這海上行船,最講究順風順水,若是耽擱了時辰,怕是趕不及在日落前到雅蘭城。”
說罷,他率先邁步朝仁王號走去,顯然急著去看那新落成的軍械庫。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