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隆的逆天行為終於被捅到朝堂上。
這就相當於國家大事,安武帝不想理都不行,至少要做做樣子堵住文武百官的嘴。
在這之前,恬親王、太傅陳再任在安武帝麵前把陳隆的所作所為抖了好幾遍。
要不是他和陳隆的祖宗是同一批,早就把陳隆祖宗十八代問候好幾遍。
安武帝每次都是以問題回應恬親王:
“朕那麼多侄子,陳隆為什麼挑斷陳海的腳筋?陳海就沒有責任嗎?
陳隆不知道按祖製,皇室女娃是不能進國子監讀書的嗎?
他肯定知道。
但他為什麼還非得把陳興婷送進去讀書呢?他又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打你?
這件事情的責任在老四,你要討說法的話就找老四,朕可沒那時間處理侄子們的雞毛蒜皮小事。”
……
趙貴妃也找過幾次安武帝,痛訴陳隆毆打她弟弟趙金生,要求安武帝重重懲處陳隆。
安武帝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娶一個太子妃和兩個良娣,其中一個良娣就是現在的趙貴妃。
但由於身體原因沒能讓她們生小孩,時間久了就不敢見她們,有種諱疾忌醫的感受。
見到她們就會想到自身問題,心裡會莫名的發火。
所以趙貴妃找他痛訴陳隆時,他都給趙貴妃甩臉色:“你那寶貝弟弟是什麼貨色你不知道嗎?
是陳隆先動手打他的嗎?是陳隆把他浸豬籠的嗎?
要朕說的話,你那寶貝弟弟還得感謝陳隆,是陳隆讓他知道外麵那麼多人想要他的命。
你讓他以後收斂點、小心點。人民群眾敢打他一次,就敢打他無數次。”
最讓安武帝憤怒的是,懷親王竟然也找他痛訴陳隆在懷親王府的暴力行為。
安武帝更加給懷親王甩臉色:
“陳隆不是你的兒子嗎?你以前是怎麼對待他的?
你以前虐待他的時候,怎麼不見你來找朕說你很爽?怎麼還嚴令懷親王府的所有人不準向外泄露半句?
陳隆今天能文能武,你做父王的不但不替他高興,不但不值得驕傲,你還想弄死他?
請問這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心態嗎?你快連做人都不配了。”
……
……
安武帝真不想處理侄子們的事。
因為每處理一次,就在他那道沒有子嗣的傷口上再捅一刀、刺一劍、紮一針。
試問一下,一個男人因自身原因沒有孩子,彆的男人卻要他給自己的孩子評理、做主。
他能不深受刺激、難受、難堪、苦楚、刺痛……嗎?
安武帝就是這樣的男人。
所以他一門心思都撲在四處征戰上,時刻琢磨著怎樣征服西蠻、南疆、北絨。
偶爾抽出精力處理賑災等國計民生問題。
為的就是儘量不讓自己想起沒有子嗣的事,也讓滿朝文武百官把注意力放在國事上,而不在他身上。
……
目光回到朝堂上。
首先發難的是京兆牧馮雲暉:
“聖上,在【風雅街】、【中央街】等街道劃出攤位收取租金,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製度。
怎麼到陳隆這裡這個製度就不管用?說明陳隆根本沒把太祖皇帝製定的製度放在眼裡。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京兆府少尹黎順帶著衙役正常收取租金。
陳隆不但不給,還毆打黎順和衙役,最後又煽動刁民把他們浸豬籠。
聖上如果不嚴懲陳隆,那就是聖上廢掉太祖皇帝定下的製度,是聖上認為太祖皇帝定下的製度是錯的。”
馮雲暉覺得搬出太祖皇帝,安武帝肯定會嚴懲陳隆,畢竟大安國的江山是太祖皇帝打下來的。
但事實證明馮雲暉錯了,搬出太祖皇帝安武帝也不為所動:“你們誰親眼目睹太祖皇帝製定這個製度了?
又有哪本史書、哪本皇室檔案冊明明白白收錄了這條製度?有就拿出來給朕看看。”
沒人拿得出,因為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