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河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倒不是他不喜湯婉婉,隻是並非同路人,至少如今不是。
便如他記憶裡現代那句話,女人隻會影響拔刀的速度。
思緒至此,陸清河不由想起洛萱以及那離彆一吻。
似乎......他遇到的女子,都不是同路人!
不知是不是他紛擾的思緒擾亂了天氣。
傍晚時,天空淅淅瀝瀝下起了蒙蒙細雨。
這雨持續了許久,直到他們第三日進入考場都沒完全停歇。
好在並不影響出行,反倒為匆匆進入試院的眾學子平添了幾分美感。
“今日考題,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然今北蠻犯邊,烽火頻傳,豈仁義不足恃而必以武備禦敵歟?”
隨著第三日的考題公布,眾學子紛紛皺起了眉頭。按照往常的情況,這類關於時政的考題一般不會出現在府試。
而這類題目,也是學子們既渴望又擔憂的類型。
渴望在於可以借機展現心中抱負。擔憂則是回答的稍有差池便會前功儘棄。
陸清河反複讀題數遍,還是苦笑搖頭。
當今大慶朝重文輕武,導致文風鼎盛,武風漸衰。邊關頻繁失利,這都是人儘皆知的事情。
可如今將這些事作為題目放出,為的是什麼?
出題的是文人,閱卷的是文人,那這個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有人.....想要天下學子代為辯經!!!
想通了出題人的目的,陸清河不再猶豫,下筆如有神。
【夫聖賢垂訓,仁義為治國之本;邊塞多虞,乾戈乃應變之需。孟子言仁義無敵,然烽火當前,非辨文德與武功之權衡,難覓安邊靖寇之良策......】
儘管他所寫的東西與內心背道而馳,可他更明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
如今的他不過是一名連功名都沒有的學子,在這宏大的時局麵前如滄海一粟。
順著出題人的心思作答,謀的便是一個進階的機會。
待他日有了足夠的地位和能力,方能真正為改變這局勢儘一份力。
陸清河的筆在試卷上不停揮動,墨汁在宣紙上暈染開。
時間也在悄然流逝。
當陸清河反複幾次修改停筆時,才發覺天色已近黃昏。
又將自己寫下的文章看了一遍,這才慢慢的長出一口氣,可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篇文章或許能得到那些文人考官的青睞,但他更清楚,真正的治國之道遠非紙上談兵這般簡單。
第三場的放排是最晚的,直到酉時試院的大門才打開。
眾學子剛走出試院,便已經熱烈的討論起來。
“今日這題可太難了,我足足檢查了十多遍,生怕用詞不當。”
“嗨,本來就不是咱們府試學子應該作答的題目,也不知道是誰出的?”
聽著眾人的討論,陸清河作為地字號的學子,最後才出了試院大門。
大遠望去,便見到範直與陸殊和陸虎正站在一處。
陸清河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三人麵前,拱手問道:
“範兄,答的如何?”
喜歡朱門風流請大家收藏:()朱門風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