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蘭忙搖頭:“一個人住好,一塊錢咱家掏的起。”
等劉秀蘭進了院子,看著青磚瓦房好幾間,陪房都是磚頭的,又覺得村裡人傻:“這麼好的房子都沒人住?他們竟然租給了你?”
薑糖沒敢跟她說鬨鬼的事兒,含糊道:“這裡之前是老地主的房子,家裡人都死絕了,一直空置著,恰好我來了,我就相中了這裡。
青磚瓦房,大院子,高圍牆,我一個人很安全。”
劉秀蘭轉了一圈,點了點頭:“這地方確實不錯。”
看屋裡那嶄新的被子又疑惑了:“哪來的新棉花被,你才剛上班,有這個錢買被子?”
薑糖忙解釋:“啊,公社給補貼的,咱畢竟也是公職人員,這點兒福利待遇還是有的。”
“是嗎,那可真好。”
母女兩人沒在家裡待太久,就被三花奶奶叫走了。
今天輪到她家吃飯。
三花奶奶家三代同堂,一家子十幾口子人。
今晚的飯菜也不簡單,二合麵饅頭,炒豆角,放了幾粒米的米粥。
這已經是三花奶奶家最高規格了。
薑糖以為劉秀蘭同誌會嫌棄,沒想到吃的挺歡。
就是薑糖發現,三花奶奶家裡的男娃和女娃吃的不一樣。
男娃可以吃一個二合麵饅頭,女娃沒有,就那個幾粒米的米湯,就半碗,菜倒是隨便吃,但菜鹹啊。
“劉同誌,你生了個好姑娘啊,特彆能乾,現在在我們村都出了名了。
是個好乾事。
今年有十七了吧,這要在我們公社紮根嗎。
如果要紮根,這個年歲的姑娘,最好先在當地找個人家,也好有個照應,免得你們當大人的擔心。
我們家老五,高中畢業,今年二十一,正好在公社中學當老師。...老五,快叫你劉嬸子。”
“劉嬸子。”被點名的老五叫了聲後,紅著臉不著痕跡的看了眼薑糖。。
薑糖這會兒正感慨有些地方老一輩人重男輕女那根深蒂固的觀念呢,並沒有發現張老五那跟大姑娘的似的眼神。
劉秀蘭哈哈笑了:“鄉下能供出個高中生不容易啊,嬸子這頭腦開明。
我也是個老師,教小學的。
跟嬸子說吧,我們戎區也算是比較注重教育的了,但還是有那麼幾個人家不願意讓孩子上學的。
特彆是家裡的女孩子,總覺得上學沒必要,不如在家幫忙帶帶弟弟妹妹,做做家務劃算。
我跟你說啊,可彆小看女孩子。
就說我家裡吧,三個孩子,一兒兩女。
從小兒子怎麼糙怎麼來,兩個女兒我養的精細。
從小麥乳精雞蛋補著,花衣服穿著,飯都不怎麼會做。
要不然租了那麼大一個房子,乾嘛還要麻煩鄉親們啊。
還好,有你們這些熱心的。
要不然我和她爸爸非得擔心死不可。
我們家糖糖被我們慣的,從小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一個月光零花都得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