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糖回到新梁以後,把積壓的兩村的事情撿了起來。
油草嶺村從去年秋季到今年秋季,兔子一共發展成了上千隻。
兔毛也收集了不少。
夏天山上的天然染料也多。
薑糖臨走之前跟老書記的老伴玉田奶奶,大家都稱呼她玉田奶奶。
找了幾個經典色,灰,藍,黃,青。
本來兔毛就不多,所以每樣染的顏色也不多。
薑糖也沒有限製玉田奶奶的發揮,黃色能染出什麼黃就是什麼黃。
藍色也是。
等她回來一看,差點驚豔到她的眼睛。
“玉田奶奶,你這顏色染的太自然了,太好了吧。”
藍色不是正藍,不是淡藍,也沒有特彆深。
玉田奶奶正往染缸裡撒最後一把蘇木粉:“這藍色要分七次染,先浸草木灰水,再裹青核桃皮,最後用藍草打底——你聞聞,有股子山野氣。”
“玉田奶奶,這顏色像不像天上的雲?”
薑糖舉起毛線對著光,纖維間流動的靛藍竟帶著絲絨般的質感,“等織成毛衣,準能賣上高價。”
玉田奶奶笑道:“我在染色前,讓家裡的老二專門帶我去市裡的百貨商場看了櫃台上的那些毛線,還專門在大街上看了看。
發現他們穿的顏色,有些也不好看。
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給地主家做過繡娘,有許多布料都是自己染的。
大戶人家,穿著講究,也做了不少錦緞衣服,我老師傅教了我很多。
除了針腳功夫,就是配料配色了。”
“好,好,不愧是老手藝人啊玉田奶奶,您這配色絕了。”
“你梅子嫂子,那件灰色的毛衣已經織了一半了,你去看看效果。”
薑糖又跑去了羅隊長家,梅子嬸子家裡,這會兒院子裡坐了好幾個年輕媳婦。
人手一件毛衣正織著呢。
見她過來,梅子忙起身給她搬了個板凳:“薑乾事回來了,快坐。”
“嫂子們,不用管我,我就是來看看嫂子們織的怎麼樣了。”
梅子拿著剛織了一半的毛衣道:“薑乾事你看,這是你選的款式。”
薑糖上去摸了摸,挺柔軟的,織出來的也很均勻。
看看其他嫂子們的,都挺不錯的。
“嫂子,咱們的兔毛不多,能不浪費就不浪費,沒有什麼尺碼分的,就一個碼數,不能太小,不能太大。就按照我給的版做,當然,有人訂製就要按照人家的身量做了。
我朋友,孟記者給她愛人訂製的,開始織了嗎?”
梅子拉著旁邊的一位年輕的小媳婦道:“在織了,再有一個星期能織完,咱們村裡,就香香織的最好。
還有,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用的線有了紋理,玉田奶奶就跟我們說了一個法子。
用兩個竹片,烤熱了,把毛線夾平了。”
“這個法子好,我準備十月份要帶著去參加這次的廣交會,所以嫂子們多多上心,爭取在十月份之前,把咱們的兔毛都紡成線,全部織成毛衣。”
“參加什麼會?”
“廣交會,和外國人做生意。”
幾位嫂子一聽和外國人做生意,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明白外國人那邊沒兔毛?為什麼要跑這麼遠來他們這裡買衣服。
但能賣出去,她們也不管賣給了誰,掙到錢就是好的。
八月份是個忙碌的季節。
蔬菜成熟的很快,雞場的雞也都可以出窩了。
有些老母雞每天都有下蛋,夏天的雞蛋如果不儘快賣,很容易壞。
薑糖去沙羅村統計了下他們的蔬菜問題。
然後又看了下甘蔗的生長問題。
她十月份要帶著古方紅糖去參加廣交會。
所以要賣的和其他紅糖還不一樣。
做成一塊一塊的,最好配上各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