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不是一般的地磚兒。
這鋪設在地上的地磚是薑弘明的爸爸托人聯係到的一家江南禦窯製作的。
敲擊有金屬聲,俗稱也叫金磚。
跟故宮裡大殿的地麵用的磚是同款。
當年故宮修繕,就是從這個江南禦窯這裡定做的金磚。
這個禦窯也是唯一的一個有製作金磚工藝的廠家。
而薑弘明家地麵兒屋裡鋪設的地磚就是當年故宮修繕同一批生產的金磚。
一塊兒磚就價值三萬,而且還得是人家廠家必須專門兒指定派人運輸加人工鋪設,這三萬的價格還沒有算運費跟人工費。
而是單單一塊兒地磚的價格就價值三萬。
而且薑弘明的父親還把金磚的名稱做到了極致。
當時鋪設的時候又專門訂了跟地磚兒大小同尺寸二尺二寸並且厚度相同的防彈玻璃。
每隔三塊兒磚,就要用一塊高清高透的防彈玻璃鋪在地麵兒上。
而這防彈玻璃底下擺放的是名副其實的大金磚。
底用金綢緞鋪墊,上麵放著二十五斤的真金磚。
周圍還有燈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一個專門的開關控製。
隻要打開,不管白天還是晚上。
這整個屋子都充滿著金色。
彆墅,隻是老薑住不慣。
隻是喜歡住自己的老房子,就為住的舒服。
如果論價值。
單這一塊二十五斤的金磚,就已經夠去市區中心地帶買一幢高逼格的大彆墅了。
而且這每一塊二十五斤的真金磚都是經過道士開光的。
每一塊兒真金磚上都是道士親手刻的符咒點的朱砂。
所以這就更是顯得珍貴無比。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村長正防彈玻璃那裡跪著祈福的原因。
薑老跟李老這倆人看著村長這狀態實在是有點兒過於投入了。
就喊著村長。
“村長啊,行啦,彆太投入啊,好家夥我都擔心你一會兒直接羽化了。”
老兄弟二人哈哈笑著。
村長都有點兒不敢踩這地麵兒了。
總是保持著一種崇高的敬意。
他不知道這真金磚找道士開光開的也是踩上有福報。
而村長不知道。
出於心裡對信仰的敬意,反而是不踩這些真金磚。
喝了兩杯茶,三人才從家裡出來,又有幾個同村的人都跟著。
一起去了薑弘明他們家的祖墳那裡去了。
繞了一圈兒,村長問著薑弘明的父親。
“薑老,您看這地兒,您有沒有什麼想法?”
薑老背著手兒又轉了轉四處看著。
“嗯~這樣兒,祖墳修繕,修繕大一些,立碑,立大碑,立個巨型碑。”
“不能低於三米,上麵的字兒都給鍍上一層金,用金粉,再在周圍安一圈兒燈帶。”
“晚上直接自動變成七彩燈光,吉祥!”
“祖墳周圍修建個人工湖,配上噴泉,埋地下電纜,把電給抻過來。”
“祖墳修繕必須得用漢白玉的台子加圍欄。”
“前麵給我移植幾棵百年古樹,祖墳兩邊兒裝上兩個隱藏的藍牙音箱,能連ifi的那種,一三五播放道經,二四六放佛經,周日一個放道經一個放佛經。”
“我爺爺信奉道教,我奶奶信奉佛教,音箱這樣兒分配比較公平。”
“碑前麵的供台右下角還得刻上二維碼,一掃碼就得自動播放我們家的輝煌史和貢獻。”
“找人兒拍,現在不是科技比較發達嘛,給我爺爺奶奶畫像,做成我爺爺奶奶的視頻,還有我爹娘的視頻。”
“到時候誰一掃碼得知道我們家的貢獻和輝煌史啊。”
“這才叫光宗耀祖。”
“整個周圍都給我建公園兒,我們家人都喜歡熱鬨。到時候讓那些城裡人們也都來露營燒烤什麼的。”
“弄上停車位,小檔口兒什麼的,來的人多了村裡跟村民們還都能有個額外收入。”
“行了,暫時就先這麼著吧,你們找人開始乾吧。”
喜歡一統非洲:三個牛馬戰軍閥請大家收藏:()一統非洲:三個牛馬戰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