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掌櫃張有為刻意的在討好餘令。
作為京城見過世麵的人,又是鋪子裡的掌櫃,乾的就是察言觀色的活。
這些年見識過不少人,可餘令這樣的他是真沒見過。
他現在都有些懷疑餘令就不是一個小孩子。
這孩子太鎮定了,看人的眼神就不像是一個孩子該有的眼神。
鎮定,有神,帶著不符合年齡的通透。
仿佛就真的是一個少東家。
餘令聞言笑了笑,揉著酸痛的肩膀淡淡道:
“監督自然是要監督的,今後這都是我妹子的東西,我為何不看呢!”
掌櫃張有為聞言一愣。
他又覺得自己想多了,這孩子若真是通透,也就不會如此說話了。
這麼直,聽起來怪傷人的!
見少東家在看著自己,掌櫃張有為趕緊道:
“少東家要不要看看賬本?”
“看看就看看!”
掌櫃張有為又是一愣,不光是他有點愣,鋪子裡所有人都覺得今日這事有意思。
看賬本,這個年紀看的懂麼?
掌櫃張有為笑了,他真的把賬本拿了出來。
餘令早都想看看這些東西了。
不是為了查賬,而是為了學一點,免得今後臨時抱佛腳,可能還抱不上。
打開賬簿一看,餘令覺得自己像個傻子。
上麵有不認識的字就不說了,看懂四個能理解個大概。
可這記賬方式?
餘令覺得這根本就不是記賬,而是一本很有深度的論文。
問題還是兩本,一本文字多,一本文字少。
餘令輕輕歎了口氣。
掌櫃張有為見餘令老氣橫秋的一聲長歎,不由得覺得格外有意思。
就算這孩子聰慧,可說到底還是一個孩子啊。
“我能帶回去看麼?”
掌櫃張有為笑著搖了搖頭,寵溺地刮了刮餘令的鼻子,直言道:
“賬本就是我的命,這東西不能離開鋪子!”
“唉~~~”
見少東家歎氣,掌櫃張有為笑道:
“今年的不行,不過去年的麼倒是可以,少東家若是想看,我去取來。”
“想!”
餘令從鋪子離開的時候多了兩本厚厚的賬本。
望著餘令離開,魏十三和幾個夥計笑了笑,笑容裡多了些許的玩味。
“這是我叔吃飯的本事,一個小子若是看懂了,那這天下的鋪子還用請什麼掌櫃,是個人都能行!”
掌櫃張有為見魏十三又開始多嘴,忍不住又給了他一腳。
餘令回去後就開始研究賬本。
每日必出門的他也不出門了,就算出去,也最多出去半個時辰。
帶著悶悶和附近的幾個小孩玩一會兒就回來。
有點像遛娃。
餘員外回來了一趟,鋪子裡麵發生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了。
見餘令正在“發奮”,他忍不住笑了笑。
“來福,掌櫃張有為是山西人,他們那裡多富商,自有一套記賬之法,源自什麼唐朝的四柱清冊……”
“知道了!”
見餘令頭也不抬,餘員外笑著離開。
他認為這是餘令的一時興起。
俗話不是講了麼,新造茅坑三日香,興奮勁過去了就好了。
這樣過了五日,餘令已經把賬本翻了六遍。
他已經漸漸有了明悟,終於搞懂了賬簿為什麼會有兩本了。
一種是無格文簿。
它的字多,是因為在收入事項在賬中偏高書寫,支出事項則偏低書寫。
月結時,按照四柱的格式分列收、支合計數和本期結餘之數。
另一本是印格文簿。
它是按照賬目記錄來記錄的,有固定的格式。
雙軌紅線橫貫賬本每頁的中間,作為上下賬的記錄分界。
月結、年結數據亦采用四柱格式,居中擺平,以便突出總數的地位,方便查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用餘令的理解就是……
流水賬目和分類記錄的總清賬目。
望著賬本中對應結清款項加蓋的“結清”或“清”字戳記,餘令長吐一口氣。
搞懂了這些剩下的就簡單了。
數字的計算,加減乘除而已。
餘令和小肥背著悶悶又出門來到了鋪子。
鋪子裡的眾人許久沒見餘令,都忍不住上來打招呼,帶著親近之意寒暄。
“張叔賬本我看完了!”
“哦?少東家可是有所得?”
餘令帶著笑意:“大有所獲!”
掌櫃張有為接過賬本下意識地翻了一下,一張紙順勢就掉了下來,彎腰撿起。
望著上麵的稚嫩的字體張有為臉色變了。
不是字很好看,也不是字太醜,而是上麵的幾個字讓張有為後背發涼。
萬曆三十四年,少銀五十八兩......
也就是說去年有五十八兩的銀子沒有算到總收益裡。
“這,這~~~”
餘令望著掌櫃張有為笑道:
“叔,人有失錯,馬有失蹄,一年的收益,三百六十五天呢,算錯是難免的,對吧~~”
“對對,少東家說的對。”
餘令點了點頭,自然道:
“我爹收絲去了,早出晚歸,他還不知道,所以核查清楚就行了……”
一句我爹,讓張有為汗如泉湧,弓著腰連聲道:
“省得,省得!”
餘令蹲下身扛起背簍,低聲喃喃道:
“我說過,這是我妹子的,少一個子都不行,對吧,悶悶~~~”
“對!”
望著露出兩個酒窩,眼角彎彎的悶悶,餘令開心道:
“走,回家!”
“回家咯!”
望著少東家餘令背著妹妹悶悶離開,掌櫃張有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如果這些真的是少東家算出來的。
這未免太嚇人了。
喜歡哈哈哈,大明請大家收藏:()哈哈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