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總感覺那維維在開車似的。
官官的曲子正好彈完,靜了下來,葉伯常岔開話題誇道:“官官的進步很大。”
“她現在都能自己練琴了嗎?”
翟佳語說到官官還是很開心的,隨葉伯常一同進琴房去,“有人給她送了個禮物,她特彆喜歡。”
“否則的話,她可能連濱海都不願意來。”
琴上放了個小魚缸。
官官正盯著裡麵的小醜魚呆呆地笑。
葉伯常心說這小醜魚泳姿有點呆呆,好僵硬,感覺再遊一陣子大概就要翻肚皮。
但是這種話,葉伯常時真的不敢說,萬一被他說中了,一會怎麼哄?
誰來哄?
可是等到葉伯常走近一看,靠,原來真是條死的……
意思是,不是生物,是機械。
這特麼是一條仿生魚!
現在用仿生這兩個字,還有點早。
但就是這麼個概念。
可,這個幾把東西現在市麵上有這種玩具了?
葉伯常驚訝問,“這東西哪來的?”
翟佳語說,“梁老師送的。”
梁佳?
好嘛,那這個東西就有可能是她弟弟梁誌搞出來的了。
梁誌還真是好用啊。
翟佳語說,“要放寒假的時候,梁佳老師擔心官官放假回家不能適應。”
“在放寒假前,就送了這個小禮物。”
“官官回了家,就靠它。”
“平常又不用開,她醒著的時候,她在家玩的時候,放在魚缸裡,還挺方便的。”
葉伯常暗暗記了下來。
看來要單獨給梁佳去個電話,如果這玩具真是梁誌搞出來的,那麼他這個大專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強到有點可怕了。
這種人才也不是沒見過。
葉伯常以前還跟一個有著二十年碼農經驗的人做過朋友。
他的編程是自學的。
並且,這種人還不在少數。
有時候,葉伯常也不得不說,不曉得這龜兒子的腦殼是怎麼長的,就像能裝下無窮無儘的知識似的。
許多人都不理解,這麼牛逼的人,為什麼高考卻上不了一個好大學。
這也很好理解。
偏科是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益州那幾年填報誌願是全國範圍左右橫跳次數最多的省。
時而考試之前填,時而考完之後估分填,時而看了成績再填。
明明前一年都已經是看了成績再填,來年又變成了估分。
所以,梁誌大概就是受害者之一。
分數隻是其中一種能力的表現形式。
並不能代表他的學習能力。
官官吃飯的時候,都要把魚缸擺在旁邊吃。
和以前不一樣的是,她居然會主動給葉伯常夾菜。
把翟佳語和那維維也是看得一愣一愣。
葉伯常從她們的表情,看出了自己的特殊性。
於是問,“官官,為什麼給我夾菜?”
官官往葉伯常的身上靠了些,用鼻子在嗅了一下,“姐姐的味道。”
這下子,大家都知道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