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又是送雞鴨又是送魚肉和糖,葉大嫂臉上的笑容真誠幾分。
夫妻倆善於審時度勢,既然父母都已經住到自己家裡,再跟二房的人甩臉子就沒意思。
葉熔是沒有葉烽能闖也沒葉烽能吃苦,葉烽的兒子不是考上大學就是念高中,比他兒子出息得多。
把兄弟之間的關係搞僵了吃虧的是他們這一房,而且村裡人知道了也是他們大房沒臉。
葉烽對葉熔兩口子僅僅過了一夜就變回了原先的熱情,很是佩服,不說彆的,能屈能伸不要臉這點上他和方小芝遠遠比不上。
葉父葉母想了一夜想清楚了,他們要想在老大家裡過的好就不能再惹葉烽生氣。
萬一葉烽一高興每個月給他們寄個十塊二十的,老大和老大媳婦也會看在錢的份上轉變態度。
老兩口不住在自己家裡不僅省了很多事,還能省下很多錢,方小芝和葉亮兄妹是真高興,
過幾個月就能娶媳婦,葉彪也很開心。
這頓年夜飯吃的很圓滿,隻是少了在外省念大學的葉朝。
晚上一家六口坐在堂屋圍著火盆剝花生聊天守歲。
初一互相拜年,初二一家人去方小芝的娘家。
方小芝兄弟姐妹多,四個哥哥一個妹妹,幾家人都住在山溝溝裡看天吃飯,那是一家賽著一家窮。
頓頓綠豆稀飯加鹹菜,乾飯隻有農忙的時候才能吃。
跟方小芝結婚快二十年,為給父母治病、孩子的學費,葉烽跟很多人家借過錢,唯獨嶽父這邊沒借到過一分錢。
不是他們不願意借,而是真窮。
葉烽在外務工經濟條件稍好了些後,每年方家都會去找方小芝借錢。
借的不多,一年借五六十,一連借了四年總共兩百多塊。
單靠種地這些錢一時半會兒還不上,每年方家兄弟一到農忙就去南溪村幫忙,插秧點包穀種小麥、收割等。
葉烽覺得方家這點做的不錯,起碼比他大哥大嫂強。
方小芝四哥家兩個娃兒成績很好,有望能考上高中,他迫切地想改變貧窮的經濟狀況,想跟葉烽一起去鵬城務工。
可一聽說葉烽辛苦乾了一年沒拿到工錢,立馬就打退堂鼓。
葉烽沒勸。
幾個舅哥都是老實本分人,也是遇到點困難就退縮的人,肩上扛不起事兒愛抱怨。
在工地上乾活一是活計不好找,二是乾活比找活計更難,最難的還是要工錢。
這幾年為了要工錢不曉得打了多少架,讓方家兄弟跟人打架不如直接跟他們說工錢彆要算了。
過完年走了人戶,按計劃葉烽初三一早要就走。
“上次回來不是初六才走麼,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就不能多在家幾天。”
葉烽那方麵不行了方小芝還是舍不得他走。
男人在家她有能依靠的人,遇到麻煩事葉烽會解決,她隻管乾好自己分內的活兒就行了,葉烽走了家裡大小事都得她自己拿主意。
她不喜歡這樣。
“初六出去務工的人太多,車票不好買,活計不好找,不如早兩三天走。”
方小芝默默垂淚。
見狀葉烽捏了捏眉心。
“那天我說的話算數,這幾年我不打算回來,你還年輕我不想耽誤你,遇到合適的你想離婚就發電報給我。
錢我不會虧待你,家裡的東西你想要的也可以搬走。”
方小芝用力拍了葉烽一下,生氣道:“他爸你說的都是什麼話,我不會離婚,這輩子都不會離。”
葉烽無所謂地嗯了聲。
不跟公婆住,兩個兒子陸續去外省上大學,幾年不回來一次,兩個女兒沒幾年也會考出去,到時候就隻剩下方小芝一人在家。
葉烽有些好奇方小芝獨自一人能堅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