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烽去鵬城做工前家裡欠了債,養的豬要賣了還債,一年到頭隻有過年才能吃上肉。
這年經濟條件改善了許多,每年殺頭年豬做臘腸醃肉,每隔幾天就能吃次肉。
但對於常年勞作又缺油水的人來說,即便頓頓吃肉也不會膩,姐妹倆正在長身體,沒有肉的話一頓能吃兩三大碗乾飯。
今年家裡少了三口人吃飯壓力驟減,她們想吃肉方小芝就隨她們。
不但蒸了碗臘腸還有一碗蒜苗炒臘肉。
姐妹倆做好飯去喊方小芝,方小芝怕女兒起疑心隻能從床上爬起來。
對桌上香味四溢的蒜苗炒臘肉沒一點胃口,病懨懨的樣子讓葉敏感到憂心。
“媽你哪裡不舒服?要不要去鎮上看看?”
方小芝搖搖頭:“沒事,可能是累著了,休息一天就好,你們好好念書彆擔心我。”
葉慧問:“爸還是沒來信?”
“沒有。”方小芝的臉色更難看。
既覺得愧對葉烽,又怨恨葉烽。
他不去鵬城葉炷那無賴又怎麼可能纏上她。
這一切都怪葉烽。
姐妹倆皺眉,葉慧埋怨道:“爸也真是,今年走了怎麼連封信都不寄回來。”
葉烽識字不多,以往每個月都會請人代筆寫信說說自己的情況,問問家裡如何。
今年太反常了,走了三個月,除了上次寄錢的時候寄了封掛號信外就沒有隻言片語。
方小芝滿臉愁容,強顏歡笑地說:“算了,你爸在外麵好好的就行,不記得家裡就不記得吧。”
姐妹倆互相對視了一眼,不敢再多說什麼。
畢竟是她們纏著方小芝讓葉烽繼續去鵬城務工,萬一葉烽真像人家說的那樣有錢就變壞,方小芝肯定要怪到她們頭上。
姐妹倆對葉烽的不滿又增加了些。
早忘了為了能上學而央求葉烽繼續出去務工。
有餘文茵和肖碧霞相助,不到半年時間葉烽往a市倒騰了四次貨,掙了一百多萬。
這些錢在九一年是筆不小的財富,能做很多事。
葉烽計劃今年就以這樣的方式掙錢,年底開個超市。
明年私營加油站放開後他打算開加油站。
跟方小芝離婚的念頭一直沒斷。
但方小芝不願意離他隻能采用冷處理的方式,過兩年去法院申請離婚。
這幾個月他照常每個月寄一百二回去,一百塊方小芝怎麼安排隨便她。
即便兒女被她養歪了,以後離婚他不會太虧待她。
畢竟他們還是夫妻,婚內共同財產她有一部分。
最近葉烽報了外語學習班,從零開始學。
上輩子他六十歲後基本上就閒了下來,無意中聽到孫子跟同學吹噓父母都是高材生,如何如何厲害。
說到爺爺奶奶就顧左右而言他,顯然是不大看得上沒文化的爺爺奶奶。
當時葉烽心裡很不是滋味。
年少時不是他不想讀書,而是父母供不起不得不輟學,後來他在鵬城吃了很多沒文化的虧。
就想著再苦再累也要儘最大的努力讓兒女們多讀書,彆再吃他吃過的苦,人生能過的順暢些少走彎路。
他是把他們都供出來了,不但沒得到他們的尊重,連他們的兒女都看不起他是個沒文化的民工。
他能做幾年包工頭當然不是什麼都不會,起碼寫寫算算沒有問題。
很多小工程他都是自己先核算一遍。
隻是在兒女和孫輩心中他就是個除了種地、在工地上搬磚外一無是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