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烽坐下,接過阿香遞過來的碗,笑著說:“阿文阿香阿堅都這麼大了,時間過的真快。”
董勇笑著說:“我跟你是同一年結的婚,阿文跟阿朝同歲,阿香跟阿明同歲,阿堅比阿敏大一歲,都長大了。”
董勇心態平和,雖羨慕葉烽的兒女都很厲害,但他並不覺得自己的女兒就很差。
踏踏實實做人,能把日子過下去,不挨餓受凍就是有本事。
葉烽含笑點頭。
董勇不提醒他都忘了,他和方小芝剛結婚三天,董勇和蔣英也結了婚。
可不就是同年麼。
兩家的孩子前後腳出生。
也是巧了。
董勇脾氣很好,對父母好對媳婦兒女好,在村裡沒跟誰紅過臉,老好人一個。
蔣英人脾氣暴了點,罵人很厲害,她公婆小叔子和小姑惹了她照罵不誤。
叉著腰,口沫橫飛,能一個字不重複的罵上幾個小時。
一點麵子不給。
但她不是不講理的人,彆人對她的好她記得,有機會就會還回去。
他們的兒女也是老實本分的人。
贍養父母這一塊從沒發生過爭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董勇和蔣英上輩子沒錢,甚至為了省錢病了也舍不得去大醫院看病,但這夫妻倆死的時候兒孫都在身邊,臉上帶著笑。
比他這個傻缺強得多。
蔣英端著一個用竹篾片編的小筲箕出來,裡麵盛滿了帶殼的花生。
屋簷下拿了個板凳放到葉烽麵前,筲箕就放到板凳上。
“剝花生吃。”
“好。”
葉烽抓起一把乾花生,剝了殼將花生米放在嘴裡,跟董勇閒聊起來。
董勇打算等地裡的活計都忙順了就再去縣城找活乾。
阿文十八該說親了,娶好媳婦彩禮少不了,阿香十七,已經說了人家,得給女兒準備嫁妝。
還有阿堅,過四五年也要說親。
用錢的地方多了,活計再難找也得去找。
董勇語氣輕鬆,葉烽還是聽出他的無奈。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錢的日子是真不好過。
要不是窮,村裡又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背井離鄉的外出打工,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
如果條件允許,沒多少人不想跟家人在一起。
說來說去都是窮鬨的。
葉烽說:“勇哥,現在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你有沒有想過,跟蔣大嫂一起去城裡做點小生意?”
家裡出產的作物,除了要交的公糧,剩下的除了自家人吃的以外全都賣了,那點錢供一個娃上學都難。
豬養大賣了得化肥,總之,再精打細算,一年下來能落個百把塊錢,在南溪村都算是富裕人家。
董家三個孩子學習都一般,可連小學都沒上完就輟學的主要原因還是太窮了。
文化程度不高,沒什麼見識,也沒一技之長,隻能做最累最臟工資最低的工作。
等他們想做生意時,生意已經不好做了,掙的錢跟打工差不多。
董勇連連擺手:“我們老農民哪裡會做生意,能憑力氣掙錢就好。”
做生意啊,他想都不敢想。
他什麼都不懂,手頭上也沒幾個錢,哪敢去掙那份輕鬆的錢,還是按部就班踏實過日子的好。
蔣英一個眼刀子甩過去,凶巴巴地說:“閉嘴吧你,阿烽比你這土老帽有見識,沒你說話的份。”
怕老婆的董勇被她嗬斥的縮了縮脖子,求饒的對蔣英笑:“是是是,我是土老帽。”
那慫噠噠的模樣看的葉烽想笑。
早些年村裡人都說蔣英嫁給董勇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他倒覺得這兩口子很般配。
蔣英潑辣,性格強勢,除了吵架厲害,打架也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