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棟房子,幫我留意一下。”
葉烽很喜歡朱雲鵬的小院,有合適的買下來,既是投資,以後來a市有個落腳地。
現在不像後世房產中介公司遍地都是,還有各種售房租房的app,房源一大把。
買賣房子很方便,可以通過多渠道尋找、出售房源。
當下全靠跟人打聽,人生地不熟的很難找到合適的房源。
朱雲鵬在投資房產方麵有眼光,認識的人也多,找他幫忙輕鬆的多。
葉烽這麼一問,朱雲鵬立即道:“巧了,剛好我知道有個院子要賣,位置還行,就是房子舊了點,得重新修繕。”
“哪個位置?”
“離我這兒不遠,就在護城河邊上。明早我帶你去看看,看上再說。”
“行。”
第二天一早,朱雲鵬帶葉烽去看房子。
七繞八拐,來到一棟三間四耳倒八尺的四合院。
一樓一底的土木結構,一麵臨街,一樓可以做商鋪,二樓住人。
也可以整棟租出去。
位置確實很好,正好在市中心。
房子有些年代了,不翻修倒也還能住人,隻是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的朱雲鵬而言,不翻修的話不如住酒店舒服。
“房子就這個價,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價格能接受就去辦手續,接受不了就算了,誰也不浪費誰的時間。”拎著鳥籠的房東老孔說。
老孔對房子能不能賣出去持無所謂的態度,不僅要價高,且寸步不讓。
朱雲鵬咋舌。
三四百平的房子要價四十五萬,是他那小院的四倍價格。
就算一樓有鋪麵也不值這個價。
老頭心可真厚。
要麼就是不誠心賣。
要知道老頭喊出這個天價,就不帶葉烽來了。
葉烽在心裡盤算了一番。
房子肯定是會升值,三十年至少能升二三十倍。
可以目前a市的房價來說,這價格高的有點離譜了。
這個價錢再添點可以在京市買棟四合院,京市的房價飆升的速度可不是a市能比的。
明年朱雲鵬所在的批發市場要賣一批商鋪,二十來平的商鋪賣四萬,回報率絕對比買這棟房子高得多。
葉烽說:“孔叔,麻煩你了,我再考慮考慮。”
老孔不在意地說:“行。”
沒再多說,衝二人點點頭,逗著鳥籠裡的畫眉去公園遛彎去了。
等人走遠,朱雲鵬跟葉烽八卦。
老孔祖上出過厲害的人物,家大業大。
五十年代孔家舉家去港城生活,他兒子被大家長帶走,把他和妻子女兒留在內地,作為孔家的退路。
當然,也給老孔留下不少房產和錢財,年輕時老孔日子過的煎熬,妻女在六七十年代沒了,就剩他一人。
房產陸續返還後老孔成包租公。
十年前他兒子回來接他去港城享福,老孔不習慣那邊的生活。
人家說話他聽不懂,他說的人家也聽不懂,沒朋友,飲食不習慣。
不如在a市過的逍遙舒服。
在港城待了幾個月就回來。
近兩年年紀大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就想去港城跟兒孫團聚,這才動了賣房子的念頭。
“老孔多半是沒想好到底是把房產賣了還是留給兒孫,才報這麼高的價。現在房子越蓋越多,我幫你留意著,有合適的再買。”
葉烽點頭:“麻煩。”
買房子不是買白菜,不管是買還是賣都沒那麼容易,看緣分。
九十年代買房買地皮和商鋪的機會很多,目前葉烽對房子沒那麼執著。
合適就買不合適就再等等。
當下是要多掙錢,手裡有錢,機會來了才能用錢掙到更多的錢。
葉烽沒把這小插曲放在心上。
......
蔣英跟朱雲鵬聯係後,就在縣城找了個鋪子。
交了一個月的鋪麵租金,簡單的給牆麵重新刮石灰粉,又租了個屋子住,買幾樣日用品,就這樣一折騰多年的積蓄花的沒剩幾個子兒。
“錢可真不經花,沒有阿烽幫咱們,這輩子咱家都發不了財。”
雖說現在還沒發財,但蔣英有預感,他們家絕對不會比在大山裡更窮。
葉烽走的時候怕她手頭上的錢不夠租房,又借五百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