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芝是個沒文化又愚昧的農村婦女,可她們呢?
葉敏腦子裡閃過第一天上學,葉烽送去學校路上跟她說的話。
“讀書能讓人明事理,開闊眼界,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考上大學有了工作你這一生就輕鬆了。
考不上也沒關係,至少有文化,懂道理。
爸沒機會上學,最羨慕有文化的人,你們好好讀書,讀到哪兒爸就供到哪兒。”
過了七八年,葉敏早已忘記葉烽對她的種種叮囑,此刻卻無比清晰的想起這句話。
爸希望他們多讀書,不僅人生之路順遂輕鬆,也希望他們能做明事理的人。
可惜,他們讓爸失望了。
方小芝說什麼他們都信。
一方麵是為了討好掌握著家中錢財的方小芝,另一方麵,其實他們本質上跟方小芝一樣。
都是朽木不可雕、自私自利的人,讀再多的書也是愚昧不堪。
正因為爸看的明白,認為他們已經沒有挽救的餘地,才會直接放棄他們。
不,也不算放棄。
至少,爸還是繼續讓他們念書,按月給他們寄錢。
葉慧哭著說:“爸每次寫信回來說希望我們也能跟他寫信,可我們從來都把他的話當成耳旁風。
他那麼辛苦的供我們,我們對他一點也不關心,連封信都不給他寫。
這些年爸肯定對我們失望透了。”
是她做的不好,爸對她冷漠不給她回信也是情理之中。
葉明眼帶恨意的盯著方小芝:“是啊,如果沒有這種媽,我們又怎麼可能變成這個樣子。”
葉烽去鵬城務工前,他和哥哥妹妹對葉烽比對方小芝更親近。
雖然很窮,葉烽在家一家人就有了主心骨,家裡時常都有笑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方小芝以葉烽為中心,葉烽說什麼她都聽,那時候除了窮沒彆的問題。
爺奶偏心大房的堂哥,葉烽走後,他們就隻能往方小芝身邊靠,方小芝就是個窩裡橫的。
在外人麵前很慫,又很看重名聲。
對他們兄妹看著是溫溫柔柔,實際上她要是說什麼他們持反對意見,或者不附和,方小芝就會把他們當空氣。
甚至鼓動其他兒女孤立不聽話的兒女。
好吃的沒他們的份,最要命的是每學期交學費,方小芝借口沒錢故意拖著不給。
葉明還記得自己有一學期快上完了還沒把學費交上,被罵被罰站在門外聽課的窘境。
實際上方小芝手頭上有錢,隻是她要把兒女們都訓得聽她的話,以她為中心。
才會故意而為之。
類似的手段還有不少。
葉烽走的時候兄妹五個年紀都不大,最大的葉朝才十一歲,正是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也沒有能力跟方小芝叫板。
方小芝這樣乾,一次兩次就把他們訓服帖了。
哪怕認為方小芝說的不對也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隻能附和。
跟葉烽分離的時間長了,感情漸漸變淡,慢慢的也就覺得方小芝說的是對的。
認為葉烽就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
其實他們不給葉烽寫信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方小芝不給郵票錢。
一開始他們把寫好的信紙給方小芝,讓她寄信的時候一塊兒寄了。
可以省下郵票錢。
方小芝當時答應的好好的,轉頭就把他們單獨寫給葉烽的信紙丟進了灶洞。
既然寫了也是白寫,乾脆就不寫了。
前幾年葉烽回來背著方小芝給了他們每人十塊。
有了買郵票的錢,可誰都沒想過給他寫信。
喜歡為兒女苦一輩子,重生不乾了請大家收藏:()為兒女苦一輩子,重生不乾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