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三跪成禮,拜師開始!”
阮布鷹三人一聽,就準備向阮晨光下跪行拜師之禮,把阮晨光嚇得不輕!
他連忙攔住幾人,急急忙忙地說:“等等等等,千萬彆這麼乾。
十七叔,您這又是搞什麼呢?”
十七叔一臉正色:“古代的時候,學手藝要拜師是很講究的。
晨光願意把手藝教給你們,那他就等於是你們的師父了。
這規矩不能壞,這是祖上定下來的,一點都馬虎不得。”
阮布鷹幾個人也在邊上點頭稱是。
他們幾人都挺講傳統的,都覺得拜師學藝是應該的事,一點都沒有什麼丟臉的地方。
阮晨光趕緊說:“不行不行,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哪還搞這套老辦法。
再說,對我來說教點東西很簡單,並不是什麼多難的技術。
我不敢當師父,真的不用拜師啦。”
沒想到十七叔理直氣壯回應:“你這話說錯了。
有句老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晨光既然願意教你們本事,那就說明他付出了很多,拜師是必須的。”
阮晨光實在沒辦法了,隻好繼續勸說:“十七叔,我可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彆說教他們這點手藝,就是把我全部技能都賣了我也照樣能過得好。
再說咱們都是同一個村子裡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他們真拜了師,以後見麵稱呼一聲‘師父’我還真不好意思。
所以我覺得還是不用拜師了吧。”
阮晨光這話讓十七叔也沒再多說什麼,隻好同意:“好吧,那就聽你的,不拜師了。”
隨後他又轉過頭來對阮布鷹幾個人嚴肅地交代:“你們記住了,這粉條的製作手藝是我們阮家屯吃飯的根本。
你們學會了,一定要尊重晨光,聽明白了嗎?現在開始,你們就跟緊晨光好好學習手藝吧。”
三個人點頭答應:“清楚了!”
說完這話,十七叔轉身離開了現場。
阮晨光帶著他們來到院子裡,笑著招呼道:“過來這邊吧,我就在院子裡教大家怎麼動手,簡單得很。”
院子中,他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一堆原料:有幾根高品質人參、一大堆剝了皮的野生山藥和紅薯。
工具也是一應俱全,可以直接開工了。
他在一邊操作,一邊講解。
這次主要教學內容是如何處理人參。
因為想要做出好吃又養生的粉條,就必須讓人參徹底發酵。
關鍵工序是反複蒸煮與晾曬,總共需要完成九次以上這樣的循環。
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成品既營養又美味。
一旦步驟出現疏漏,最終出來的效果隻能是浪費材料。
三個多小時過去了,阮布鷹等人也都順利完成了一個批次的產品。
阮晨光親手檢查過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雖然這幾位的手藝跟自己比還有一些差距,但相比起市麵上常見的低端版本來說已經好了不少。
不僅口感提升了,連營養價值也有明顯優勢。
他說道:“恭喜你們啦,現在算是掌握了製作真正正宗養生粉條的技術。
從明天開始,你們就正式接手這項工作吧。”
三人聽了當場目瞪口呆。
原本以為這種寶貝技術複雜無比,
至少得花上兩三天功夫深入鑽研才有可能入門,
結果隻用了短短不到四個鐘頭就把整個流程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