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一整套製作器具,該不會是做啥手藝吧?”
“今天要搞什麼新玩意?”
看到這些彈幕,阮晨光解釋道:“今天呢,就是打算親手試試做一點線香,大家了解線香嗎?有沒有聽說過這個東西?”
不少人表示沒接觸過:“頭回聽這個名詞誒~”
“完全陌生。”
“線香聽著像是啥奇怪玩意兒……”
“懂的人科普一下?”
“快找個專業人士來講講唄!”
馬上有網友站出來回複了詳細信息:【南河香料傳人】:“線香”,是沒有竹簽芯的一種直條狀香,也可稱為草香。
主要由骨料、粘合劑、原料香材、顏色劑等等調配而成,在宋明時期就有了記載。
因為一支能燃很久,所以又被叫做“仙香”或者“長壽香”。
在古時寺廟裡,經常用一柱香燃燒時間長短作為計時手段。
影視劇裡麵出現“焚香三刻”這樣的台詞,其實就是講線香的。
看到這些介紹後,阮晨光點頭稱是,並繼續說道:“香文化源遠流長。
我們華夏古代就很流行點香這種生活方式。
從商周就有相關器具流傳,再到漢末醫書也有文字描述至今已有上千年傳統啦;唐代將它推向更高層次而到宋代發展出較為完整製香體係。”
他頓了頓,接著說,
“古人寫字畫畫、靜心練功甚至睡前助眠都離不開點一柱清香伴隨左右營造氛圍。
蘇東坡也寫下‘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來形容那種沉浸式的美好。”
他還提到,
“不僅日常生活中講究,在重大儀式如祭祀、修行前也會焚香淨身心——《封神榜》裡每當重要人物出場,場景必定伴隨著莊嚴肅穆的一柱高香——這足以看出香的重要性。”
彈幕開始熱鬨起來:“哇感覺線香很高級啊。”
“難怪連廟裡佛爺都爭那一柱香。”
“聽你這麼一說我突然想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定製線香。”
“隻要是你出的東西,我都很放心~希望到時候能分我一捆。”
“我也感興趣。
阮神用啥原料配的?是單一香味型,還是複合調配的?”
一些真正內行的朋友也加入討論中來了。
他們非常好奇這位主播使用的配方以及工藝。
於是接下來,阮晨光開始向觀眾展示他要用到的各種工具:“這是我跟朋友借的製香工具套裝,裡麵有接香板、擠香架、研磨缽、量尺、注射器、小鏟子,還有這個可以打粉的小型粉碎機。”彈幕一條條地刷過。
“感覺好專業啊。”
“是哦。”
“以前沒見過這些設備,不過既然是阮神的直播,肯定要看個全程。”
“我也追著看了。”
“阮老師,講講這些工具吧~”
“對呀,介紹一下唄。”
阮晨光看了看聊天區,笑著回道:“其實這些東西都不複雜,很簡單。
我待會操作起來你們就懂了。”
說罷,他又拿起了幾味藥材和一堆曬乾的花瓣。
接著說道:“做線香要配方。
宋代有本叫《香譜》的書,裡麵就記錄了很多種配香方法。
像基礎的柏子香,高級一點的像龍腦香、柴水香、白檀香、安息香、雞舌香、青桂香、玉金香之類的都有。”
喜歡直播:山仙水靈,網友卻報妖妖靈請大家收藏:()直播:山仙水靈,網友卻報妖妖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