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何家的餐桌上,何家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一起吃早餐。
何雨水嘴裡嚼著雞蛋,眼睛卻一直盯著放在牆角的那輛帶小凳的自行車,心中充滿了期待。
飯後,何雨水迫不及待地背上書包,像隻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奔到自行車旁。
何大清抱起何雨水輕輕的放在,何雨梁特意為何雨水安裝的小椅子上,坐穩後,何雨水滿臉笑容地催促著父親何大清快點出發。
何大清看著女兒興奮的樣子,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何大清跨上自行車,用力一蹬,車子便平穩地向前駛去。
一路上,何雨水興奮地大呼小叫,一會兒指著路邊的花草,一會兒又讓父親騎得再快些。
然而,何大清並沒有聽從女兒的要求加速,而是穩穩地騎著車,行走在去軋鋼廠的道路上。
何雨水因此,雖然有些小鬱悶,但很快就被沿途的風景所吸引。
她好奇地張望著四周與平常走著不同的風景,感受著微風拂麵的愜意。
不知不覺中,何大清已經騎到了軋鋼廠門口。
這時,一個熟人迎麵走來,笑著對他說:“老何,昨天下午去買自行車了?”
何大清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回答道:“這可不是我買的,這是我兒子送我的!”
說完,何大清把自行車騎到辦公室前停好,鎖好車後,便抱著何雨水走進了辦公室,開始了軋鋼廠新的一天工作。
與此同時,何雨梁與何雨柱也各自騎著自行車,與母親葛曉慧道彆後,朝著北平大學的方向快速趕去。
葛曉慧則在收拾完家裡衛生後,也騎上自行車,朝著惠民布行的方向趕去。
當葛曉慧到達布行時,其他人也都已經到齊了。
王芸見到所有人都到齊了後,便開始主持會議。
她讓大家一組一組地彙報自己的探查結果,經過一番討論和比較,最終確定了隻有兩個院子符合要求。
一個是曾經的日本人的憲兵司令部,這裡曾經是日本人駐軍的地方,地方肯定夠用;另一個則是某個王爺的府邸,然而如今這座王府已經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賣給了不同的人,產權變得模糊不清。
不僅如此,王府裡還住著許多人,要想把他們趕走並非易事。
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複討論,最終隻剩下一個地方符合條件——這個地方地契仍然掌握在國民政府手中。
於是,經過商議,葛曉慧決定騎自行車帶著王芸前往國民政府,去取回那份至關重要的地契。
而其他人則前往司令部,負責打掃衛生,為後續的工作做好準備。
葛曉慧和王芸一路騎行,終於30分鐘抵達了北平政府所在地。
這現這裡顯得異常冷清,大部分人都已經逃離,隻剩下一些小職員還堅守崗位。
王芸與葛曉慧四處查找,很快便發現了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