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眾人搬到礦洞中,這裡的環境比外麵簡陋的小木屋好了太多。
現在的礦洞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溫暖的工作場所。
每個人都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沒有絲毫的鬆懈。
經曆了雲山戰鬥之後,美軍意識到誌願軍的實力不容小覷,於是發動了一場瘋狂的反撲。
然而,這一次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誌願軍裝備了火箭炮和雷達,這些強大的武器使得美軍在空中的優勢蕩然無存。
不僅如此,坦克和裝甲車在麵對火箭筒時也失去了作用,隻能狼狽敗退。
接下來的日子中,雙方又經曆了三場激烈的大型戰役。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來到了1951年7月。
此時,誌願軍與美軍的戰線已經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形成了一種僵持的局麵。
在這個關鍵時刻,美軍的指揮官道格萊斯·麥克阿瑟曾提議對誌願軍動用核彈,以打破僵局。
然而,這個激進的提議卻被白宮果斷否決。
原因很簡單,如今的誌願軍擁有了遠距離打擊飛機的武器,這使得美軍的轟炸機無法保證安全到達目標。
更糟糕的是,白宮收到消息稱,華夏已經研發出一款能夠檢測500公裡範圍的雷達,這意味著轟炸機幾乎不可能成功完成任務。
繼續投入大量的美金進行轟炸,不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因此,白宮決定維持現狀,不再冒險嘗試,可以節省大批美金。
與此同時,白宮做出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調整,他們撤換了道格萊斯·麥克阿瑟,任命馬修邦克·李奇微為新的指揮官。
李奇微采取了一種相對保守的策略,一方麵在三八線附近進行小規模的衝突,以保持對誌願軍的壓力;另一方麵則開始推動停戰談判,希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這場戰爭。
在1951年7月之後,誌願軍總部的工作逐漸變得不那麼繁忙了。
何雨梁和何雨柱這對兄弟倆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於是他們開始纏著劉英,希望他能抽出一些時間來教他們學習俄語。
“英哥,你看看現在也不太忙了,你每天抽出兩個小時,教我們兩兄弟學習俄語吧。”何雨柱率先開口說道。
劉英有些疑惑地看著他們,問道:“柱子,梁子,你們學習俄語乾什麼呢?”
何雨梁連忙解釋道:“英哥,國內現在的機械大多數都是蘇聯產的,我們兩兄弟要是能學會俄語,就可以閱讀俄語方麵的機械書籍啦。這樣一來,我們對機械的了解就能更深入,技術也能更上一層樓!”
接著,何雨梁眼珠一轉,笑嘻嘻地對劉英說:“英哥,你教我們俄語,晚上我讓柱子給你做好吃的怎麼樣?”
劉英一聽這話,下意識地咽下了一口唾沫。
他可是知道何雨柱的廚藝有多厲害,尤其是去年那道令人回味無窮的蒸熊掌,簡直是人間美味!
劉英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再加上本就倆兄弟交好。就點頭答應道:“那好吧,我晚上教你們兩個小時,能學多少就看你們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