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梁、何雨柱和劉英上了火車在火車臥鋪車廂中度過了漫長的一夜和一上午,來緩解從朝鮮趕回來沒有休息趕路的產生的疲勞。
在中午的時候,何雨梁在火車臥鋪中先醒了過來。
何雨梁睜開眼睛,伸個懶腰起身環顧四周,發現何雨柱與劉英仍在熟睡之中。
為了不打擾兩個,何雨梁輕輕的從火車鋪上下來,輕輕地打開了車廂門。
在車門開的瞬間,何雨梁看到門外有兩名持槍而立的戰士,他們身姿挺拔,神情嚴肅警惕的查看周圍環境。
何雨梁麵帶微笑,輕聲對兩名戰士說道:“同誌,辛苦了,你們了。”
兩名戰士聞聲,立刻站直身體,向他敬了個標準的軍禮,齊聲回答道:“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何雨梁對戰士們的敬業精神表示敬意,隨後向兩名戰士詢問道:“同誌,請問哪裡可以找到吃的?”
其中一名中年戰士熱情地對何雨梁說道:“小同誌,你從這裡走過兩節車廂,就能找到領午飯的地方。”
何雨梁向兩名戰士道謝後,便邁步穿過這一節空空車廂,來到了下一節車廂。
一走進入車廂,何雨梁就聞到了一股飯菜的香味。
向車廂裡看車廂中戰士們正圍坐在一起吃飯,每個人麵前都放著兩個饅頭、一塊鹹菜和一飯盒雞蛋湯。
儘管這些食物十分簡單,但戰士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沒有一個名戰士抱怨夥食差。
因為在這些戰士眼中,能有一口熱乎的食物已經很好了,比在朝鮮戰場上吃雪、啃硬邦邦的饅頭要好太多了,這些簡直就是美味佳肴。
何雨梁仔細觀察著了這些戰士們,何雨梁能夠明顯感覺到這些戰士都經曆過無數次激烈的戰鬥,他們身上散發出一種曆經生死的氣息。
可以想象,這些戰士都是從幾大戰役中幸存下來的百戰老兵,若非此次任務至關重要,他們絕對不會如此匆忙地回國,而是會在丹東安心休養,等待與朝鮮前線的部隊進行輪換。
何雨梁麵帶微笑,禮貌地與每一個戰士點頭示意,這是他們應該受到的尊敬。
何雨梁走到餐廳,其實這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餐廳,隻是火車中途停靠時,車站專門為他們這列火車準備食物。
何雨梁在車廂中四處張望,找到了負責分發食物的中年人。
何雨梁走到中年人麵前,微笑著說道:“同誌,我是來領些食物。”
中年人抬起頭,看了看何雨梁,然後回答何雨梁道:“小同誌,你們是三個人吧?你要不要把他們的食物一起都帶走?”
何雨梁有些驚訝,好奇地問:“同誌,你怎麼知道我們是有三個人呢?”
中年人笑了笑,解釋道:“每次送來火車上的食物都是定量的,而你們已經有兩次沒有來領取了食物。來打飯的人我雖然不能說全都認識,但也差不多都眼熟了。所以,就隻剩下你們三個還沒有來吃飯,我沒見過你,所有就確定你們是三人。”
何雨梁麵帶微笑地拍了拍手,然後誇讚道:“同誌,你的記性可真好,推理能力也很強!麻煩你給我準備三份食物吧。”
中年人爽快地回答道:“沒問題!”緊接著,他轉身迅速地去準備食物了。
何雨梁看著中年人的背影,心中突然想到站崗的戰士們可能也還沒有吃飯。
於是,何雨梁連忙喊道:“同誌,有兩個站崗的戰士應該也還沒吃飯吧?我能不能給他們的飯也帶過去?”
中年人稍微遲疑了一下,但很快就回答道:“當然可以,沒問題!”